芯片半导体最新资料 第3页

移动出行时代,汽车逐渐由机械驱动的硬件向软件驱动的电子产品过渡,软件定义汽车趋势愈发明显。
汽车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的科技顾问委员会召开了一次会谈,召集了英特尔、新思、斯坦福大学和SambaNova等行业各个领域的代表,对美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公开讨论。
电子
今天,无论是5G、物联网、汽车、数据中心等的实现与发展都建立在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芯片的基础之上。
电子
近期三星、英特尔与台积电都宣布千亿美元级的产能扩建计划,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欧洲芯片法案》,预计将投入超过450亿欧元,用以提升欧洲在全球晶片制造市场的份额。美国汽车公司也扩大与韩国芯片厂合作,国内车企也正在积极布局自己的芯片供应链。
汽车 电子
日前,Gartner连续发布了两份报告,一份是2021年总结,另外一份是2022年全年预测。报告称,2021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同比增长26.3%,总计5950亿美元。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将达到6760亿美元,相比2021年增长13.6%。并且Gartner还预测2023年将突破7000亿美元。
电子
针对芯片瓶颈的数十亿投资应该很快就会结出硕果。但人们仍然听说洗衣机正在蚕食半导体,乌克兰战争也扰乱了生产。
电子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Omdia发布了2021年功率半导体领域主要厂商营收排名。
电子
当前半导体产业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愁云惨淡的股市和热火朝天的市场交织在一起,让芯片产业的未来看起来更加“扑朔迷离”,股市何时能迎来转折点?芯片市场还能繁茂多久?这些问题都成为盘旋在人们心头的疑问。
电子
近期中芯国际高层表示N+1工艺即将量产,业界预期该工艺相当于台积电的7nm工艺;另外中科院表示它研发的risc-V架构的香山核心以28nm工艺生产的芯片性能已达到较为先进水平,预计下一代香山核心的性能将赶上ARM当前领先水平,这预示着国产芯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电子
打破边界,以“让开放更开放”的心态和格局,拥抱、融入变革,正成为越来越多汽车产业链和生态圈参与者的必然选择。
汽车 电子
汽车电子专题报告:汽车MCU,芯片紧缺持续,国产替代加速
汽车 电子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芯片产能已达到日产10亿颗,中国每月进口大约500亿颗芯片,如此对比可以看出自给率已达到36%,这与提出的2025年芯片自给率达到七成已完成了超过一半的目标。
据报道,印度电子和半导体协会 (IESA) 与代表美国芯片行业的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 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MoU),以确定两国之间的潜在合作领域。
电子
目前,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专利申请量占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专利总申请量的43.76%;其次是美国,美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专利申请量占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专利总申请量的20.58%。日本和韩国排名第三和第四,与中国专利申请量差距较大..
电子
外媒报道,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新数据,截至3月27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25.48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连续第二周保持7.09万辆不变,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5.7%。
汽车
全球性芯片短缺危机的爆发,令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半导体产业的地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扶持政策接踵而出。例如,近期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芯片相关法案,大力招揽半导体厂商。近期,日韩、欧美、印度等全球主要经济体争相出台半导体发展战略,宣布投入巨额资金,打造稳固..
电子
2021年,我国芯片产量增长了33.3%,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提升。汽车芯片保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建产能将于今年陆续释放,国内部分芯片产品供给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汽车 电子
当今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创新,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随着车辆控制正在从人类控制转变为车辆自主控制,更多的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被应用到到汽车系统中,数据处理需求也随之增加,这就需要更大的SoC来提供更多的计算性能,还要尽可能降低故障率。为了满..
汽车 电子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半导体芯片逐渐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电子
俄乌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让一直在“芯片荒”中煎熬的全球半导体行业又处于一片风声鹤唳中。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半导体行业使用的氖气有超过90%来自乌克兰,有35%的钯金从俄罗斯采购。
电子
从我国汽车芯片制造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汽车芯片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华南地区。其中,广东省汽车芯片制造企业数量最多。西部地区企业数量较少。
汽车
11月30日,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宣布2022年的半导体市场将同比增长9%,预计达到6014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从消费电子数据来看,半导体所在的电子制造领域也整体释放出行业复苏的信号。
电子
去年11月初,芯片产业链中突然出现“光掩模”供应短缺的情况,尤其在汽车芯片领域,这种短缺更加明显,不仅交货时间大幅延长,而且价格出现了普遍上涨,部分高端产品甚至直接提价25%。
电子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现在还处于芯片短缺之中,其连锁反应包括汽车销量下降、游戏机产量下降,甚至医疗设备销量下降,因为制造商根本无法获得他们需要的组件。
电子
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通过利用半导体的单向导电性实现电源开关和电力转换。根据IHS数据,2020年由于汽车芯片供给短缺,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下降,为55亿美元左右。初步预测到2023年,全球汽车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80亿美元。
汽车
2022年汽车芯片短缺状况能否缓解,从整车、零部件企业到芯片公司高管,都有各自或忧或喜的预判,他们的看法或许能为新一年砥砺前行的汽车业带来一些参考和借鉴。
汽车 电子
走过饱经波折的2021年之后,整个电子产业正式迈进了2022年。
电子
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半导体材料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已经从第一代半导体材料过渡到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的产业链,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竞争格局等。
电子
从2020年底开始,缺芯问题就成为汽车行业的最大挑战。去年1月以来,没有因此被迫停产或减产的整车厂寥寥无几。芯片短缺不仅导致汽车行业产出减少,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还影响到了依赖货运卡车的运输行业,继而影响到全球物流成本,甚至还干扰了众多开发自动驾驶乘用车..
汽车 电子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2021年,我国汽车工业平稳向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持续领跑全球。当前,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逐渐加大..
汽车 能源 电子
全球缺芯的危机在2021年愈演愈烈。德勤日前发布报告称,估计芯片短缺情况将会在2022年持续,芯片交货期将拖延约10至20周,到2023年初情况才能得到缓解。
电子
随着 COVID-19 大流行和复苏期间需求激增,半导体行业经历了最长的短缺之一,从 2020 年春季到 2021 年秋季。德勤预计它将至少持续到 2022 年。
电子
在汽车不断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天,芯片价值越发显现,根据麦肯锡数据预计,2030年国内仅L3及以上的高阶自动驾驶汽车的半导体规模即可达到130亿美元。根据半导体在智能汽车上应用领域的不同,开源证券将其分为计算及控制芯片、存储芯片、传感器芯片、通信芯片、能源..
汽车
医疗技术制造商警告称,由于全球半导体芯片持续短缺,关键救生医疗设备的供应可能很快就会受到打击。TOI 在一份报告中称,芯片短缺可能会威胁到重症监护和 ICU 设备的供给,包括呼吸机、除颤器、成像机、葡萄糖、心电图、血压监测器和植入式起搏器。
医疗 电子
半导体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剧变。一直统治着这个行业的规则正在瓦解,这打破了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在学校里灌输给我们的。例如无可指责的摩尔定律,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指数级的进步将使芯片变得更便宜、更好、更快。但摩尔定律事实上已经死了。
电子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美国暂停放水,“水涨船高”的芯片市场开始得到肉眼可见的缓和,根据最新的情报来看,部分芯片的供应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许多电子产品的销售不再受限于芯片的产量。
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ICV)催生了整个汽车产业的巨大变革,而当前行业首当其冲的是缺芯少核,不仅是作为硬件的芯片,还有作为汽车灵魂的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寻求发展,来看看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尚进博士在以..
汽车
“芯片”被国外卡脖子一直让国人如鲠在喉,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还有一个尖端领域亟需国民关注,它比“缺芯危机”更隐秘,且重要性更高,那就是不为人所熟知的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 软件
Copyright © 1997-2025 blue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色智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