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表明了中国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决心和信心。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航空是十个重点领域之一。而在此之前的2014年11月,航空工业就已率先成立了智能制造论证工作组,组织30多位专家共同研究智能制造如何在航空工业推进的问题。
李志强说,“结合航空产品研制特点,我们定义了智能制造就是‘具有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特征的系统或者过程’,这不是一个广义的智能制造定义,但它是适合航空工业系统的,大一点说是装备制造业系统,我们构建了由企业联盟层、企业管理层、生产管理层和控制执行层等四个层面组成的航空工业智能制造架构。”
“航空工业智能制造是实打实地向前推进。”李志强告诉记者,2016年3月成立了航空工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确定了20多个试点项目,在架构的指导下推进航空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建立。此项工作推进3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航空工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并进的状态,大部分企业处于2.0到3.0的转型期,部分工作开展较好的重点企业已经开始进入3.0的状态。”李志强表示,我们的发展还不平衡,有些企业处于手工制造的阶段,技术和管理手段还很落后。李志强同时表示,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重点关注,一个是关键工艺装备和核心工业软件的国产化问题,一个是智能制造的标准问题,“前者是建立自主研发体系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的整个工业体系才有核心,才有竞争力;后者是构建智能制造体系的有力保障,要有针对地开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重点行业标准的制定,在行业内外各个制造领域进行全面推广,形成智能制造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中国制造由大到强 有堂课要补上
“我国在航空高端制造装备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要实现制造强国,这一课一定要补上。”李志强向记者强调。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我带到两会上的一个提案与重大短板装备有关,聚焦提高高端工艺装备国产化,降低对外依存度,增强航空工业自主保障能力。”我国对重大短板装备其实早有部署,2007年启动实施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就是其中之一,重点支持的是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发电设备四大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实施10年以来,以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的需求为重点开展国产高端制造装备的研制、应用和示范推广,解决了部分高端工艺装备的‘有无’问题,为降低航空工业对外依存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李志强说,目前航空企业在技术改造时,仍然以采购国外设备为主,生产线上所用的高端工艺装备大多数都来自国外,国产工艺装备大部分局限于低端应用,这种现象在生产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产品的军民用航空企业普遍存在。
“国产制造装备的成熟度低;没有结合航空的特点做好工艺适用性;针对部分航空特殊需求,国内尚无成熟设备,多重原因叠加造成现在的局面。”李志强认为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航空高端工艺装备自主保障问题。对此,他建议在继续支持“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加强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和高端工艺装备主机产品研发的同时,要加强面向航空关键零部件的示范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化航空高端工艺装备制造企业,提升航空工业自主保障能力,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选用国产装备,以保证国产设备在军工建设项目中的份额。
当前,国家对航空装备迫切需求,型号研制呈井喷式发展,航空工业在任务需求和能力建设方面的矛盾凸显,怎么满足大批量、快速制造的需求?李志强表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二是加快推进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和效率;三是推进集团公司工艺标准的建设,统一标准,共享知识。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