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重庆隆重举办“德国城”项目招商启动暨智能制造峰会。
重庆日报记者从峰会获悉:江北盘溪,观农贸市场外迁后留下的地块,将建设名为“德国城”的智能创新产业的新中心。
在此,重庆将引入德国工业4.0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打造“互联网+”为主导的智能创新产业中心和国际生活体验馆,进一步拓展重庆和德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合作空间,为“重庆制造”走向“重庆智造”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智造”有增速但总量不大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庆提出多项战略行动计划,排在首位的,是以智能制造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是新时代的新使命,对重庆这样一个传统制造业基地而言,它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重庆已初步形成了集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雏形。
“重庆智造”略有家底,但在产业应用领域,目前尚未凸显出太大的比较优势。例如,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200余个项目中,重庆只有9个新模式应用项目、1个综合标准化项目入选。同期,北京的项目总数是20个,江苏为17个。
以智能制造相对集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2014年,重庆战略性新兴产值约为800亿元,约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2015年为1664亿元,约占7%;2016年为2700亿元,约占10%——换句话说,有增速,但总量不大,对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贡献有限。
德国已成重庆第二大贸易伙伴
重庆工业需要补课。问题是,如何补?
两年前,第十八届渝洽会专题活动之一——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论坛上,不少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需要向德国“工业4.0”看齐,“以德为师”,将“中国制造2025”很好地与“德国工业4.0”对接起来。重庆工业完全可以抓住中德开展“工业4.0”合作的历史机遇,加快重大制造领域攻关,超前部署信息物理网络平台,尽快启动智能建设,加强与德国在制造领域的合作。
事实上,在中欧班列(重庆)的另一头,作为全球智能制造强国的德国,也正有此意。“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目前已有超过3000家德国公司入驻中国。但90%的德国公司仅在中国沿海城市布局,它们期望于进一步打开中国西南市场。”本次峰会上,来自德国EAC公司的海智文表示。
有这番“心意”的,不止EAC一家。2017年8月,德国西门子与重庆达成意向,表示愿意为重庆城市提供智慧楼宇、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全集成能源管理等领域的领先技术。本次峰会上,西门子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德国工商联会北方区主席劳瑟尔·赫尔曼称,重庆正步入发展新阶段,中德两国企业携手合作,发展潜力巨大,必将实现合作共赢。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颇具活力的重要中心城市。”峰会上,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施恪如此评价。他表示,相中重庆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业基础和领先的经济增速,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已经把在中国新投资项目放在了重庆。
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与德国进出口总额419.37亿元,增长34.4%,德国成为重庆第二大贸易伙伴,占重庆贸易总额的9.3%。截至2017年底,重庆累计批准德资企业66家,吸收合同外资6.7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4.79亿美元。主要涉及制造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
拿出最大诚意承接全球资本
以德为师,为了产业承接和制造业提档升级专门建设的“德国城”,不仅是德国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聚集地,还是中欧全面经贸合作的载体。重庆日报记者注意到,它所涉及的建设项目,除了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厂房、写字楼,还包括学校、医院、商场、公共绿地等等。
据悉,该项目定位为“一平台三港三中心”,即以涉外经济开放平台为“一大平台”,打造涉外商务服务港、国际文旅服务港、国际智慧生活体验服务港“三大国际服务港”为主体架构的德式风格体验区,建成德国乃至欧洲企业在中国西部的集聚中心、技术产品展销中心、经贸文化交流中心。
为此,重庆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入驻德国城的企业,租赁办公楼、产品研发、生产、物流、引进人才等管理运营的各个环节,都将享受多重优惠政策。
以区一级的优惠为例,对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以上,且收、付汇和出口退税及进口环节税收在该区的外贸企业,江北区给予地方财力贡献50%的资金扶持;对通过长江水道及中欧班列(重庆)进出口的货物,按照每个标准箱1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每个企业的补贴限额不超过20万元;对当年采购工业机器人的企业,按照采购金额的5%给予补助,全年不超过200万元。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