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浅析未来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业如何发展。
在互联网+的冲击渗透下,国内电子制造产品升级迭代得到全面提速;从传统的SMT表面贴装、电子材料、焊接点胶、测试测量,到火爆的电子制造自动化、LED触摸屏、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消费电子,国内电子制造领域全面出击,紧紧追随世界发展的脚步前沿。将于8月30日至9月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华南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会(NEPCON South China 2016)将重塑国内电子制造行业生态链,引领一场全新的制造业产业革命。
中国的制造业一直是影响中国国民经济的一大因素,其占我国GDP的比重一直处在40%以上,虽然这一比重在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最新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与德勤联合制作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仍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但从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来看,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位置很可能被美国取代,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在于人才、创新、法制、能源政策等方面表现皆不及美国,同时随着中国劳动力人口的锐减,劳动力成本也极速上升,这些都将影响我国的制造业的竞争力。而美国在新的技术革命之下,机器人大量使用,可能使得其生产成本重回优势水平。
我国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8.6,较上月下降0.6,产出指数创近4个月最低。也就是说,制造业企业的采购量在减少,即投入到生产中的原资料减少了,产出必然也会相应地减少。而报告中可以看到,美国制造业竞争力排行却从2010年的第四上升到2013年的第三,到现在的第二名。这得益于奥巴马于2013年提出的美国制造回归,但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1.其良好扎实的基础,比较巨大的总量;2.制造业所处的以可持续、智能、安全转型的发展阶段;3.在以物联网、智能工厂和智能产品为特征的“工业4.0”方面,美国在技术储备上占有较大的优势。而美国的“重振制造业”所产生的影响还关乎美国整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即促进其在人力开发、科技拓展、金融政策等全方位的改革。从而与中国在劳工标准、国际收支、汇率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形成直接竞争。
中国能蝉联制造业竞争力排名第一名,这不仅要归功于传统的低成本优势,还因为中国正成功发展自己的创新生态系统。研发开支的增长,每年大量理工科人才的贡献,以及对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视和强劲增长的风险投资,都是中国制造的优势所在。而威胁是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方面的挑战。到2033年,中国人口的抚养比达到5:9,这直接导致用工短缺和劳动力成本的加速上涨。而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90后总人口比80后总人口衰减了44.3%,00后出生的人口又比90后人口衰减了34.6%,这都标志着年轻劳动力处在快速衰减的过程中。
报告指出美国和中国正在争夺第一名,由于中国在人才、创新、能源政策、基础设施、法律环境方面表现皆不如美国,预计美国很可能在2020年反超,中国会下滑至第二名,而德国则排第三。未来中美制造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在于技术创新。
华为是中国进军国际化并代表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在通信领域可谓一骑绝尘。其仅研发人员一项,就超8万人,研发经费投入达销售收入的10%以上。其2015年的研发经费为92亿美元。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将研发经费逐步提高到100亿到200亿美元。然而,华为却自感自身已进入行业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面对智能化的未来,华为表示谨慎,甚至战战兢兢。未来社会肯定是要向智能城市、智能社会发展的,但是当下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其发展的广度、深度都是难以想象的。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我们从来不畏惧竞争,而且能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成长的更强大。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缺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偏低端等问题依然存在。若是任其发展,不紧迫改进,随着竞争力的下降,必然被美国所超越。因此,只有居安思危,真抓实干,大力创新,同时,真正让“工程师文化”的匠人精神深入社会价值观体系,中国的制造业才有希望。
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悄然拉开帷幕,想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市场动态,领略尖端科技产品,并拓展人脉商圈,请关注将于8月30-9月1日开启的NEPCON South China 2016电子盛会。无论展商买家还是专业观众,都会从中受益匪浅。作为电子行业供应商与用户间深度交流的平台,NEPCON South China前进永无止境,其将继续扮演好贯通四方,连接中外的桥梁,为未来华南乃至整个中国的电子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