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制造领域渗透,催生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各领域企业抓住机遇,加速布局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培育产业发展新生态。针对于此,全国智能制造发展联盟秘书处研究工作组围绕政策形势、企业动态、产品信息、专家智慧、行业数据等方面,对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进行了实时监测与分析,就2016年上半年国内发展态势分析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特征
1、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部署加速,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强化基础支撑
“制造业+互联网”部署力度逐步增强,各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工业物联网等基础支撑建设。互联网成为驱动制造业变革的主导力量,在深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和推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央政府加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部署力度,配套政策陆续出台。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5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以中央部署为方针,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推动工业物联、云平台等新兴业态建设,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政策方面,6月17日,陕西、福建、新疆等省市政府陆续发布有关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规划,加强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应用工程建设。工作方面,5月28日,上海市经信委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打造工业互联网国家级示范城市。
表1:2016年上半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
2、受技术融合发展和企业转型驱动,3D打印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布局加速
在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和技术融合应用等多重刺激下,3D打印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布局加速。一是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创新,奠定了产业化应用的基础。3D扫描技术、3D成型技术逐渐成熟,3D打印材料不断创新,为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能。二是3D打印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合,提供了对接智能制造的条件。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向3D打印领域渗透,大幅提高3D打印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和协同可控能力,与智能制造设备应用需求相吻合。三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凸显,为3D打印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应用注入动力。3D打印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能有效节约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企业智能制造转型需求。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各领域企业加大力度部署3D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应用和基于3D打印的制造中心建设,布局产业化应用。如,三垒股份联合神软公司研发化工、精密制造等行业所需的3D智能制造装备,并提供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大族激光与湖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研发五轴联动复合3D制造中心。
表2:2016年上半年各领域企业针对3D打印的产业化应用部署
3、装备制造企业跨界合作动作频繁,着手从数据和执行两个层面推动智慧工厂建设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广泛的跨界合作,从数据和执行两个层面构建智慧工厂。智慧工厂的执行层主要包括传感器、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智能器件和设备,主要负责具体生产制造任务的操作,装备制造企业凭借自身的硬件产品和技术,具备执行层建设的先天优势。智慧工厂的数据层主要包含物联网、大数据、计算机视觉等信息技术,主要负责生产制造过程中感知数据、运作数据和网络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建设智慧工厂的底层架构和驱动执行层有效运作的基础支撑,信息技术企业在此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和软件资源。基于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理念,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广泛的跨界合作,着手从数据和执行层面推动智慧工厂建设。例如,大族电机与欧姆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发挥各自的技术、服务等优势,专注智能工厂发展;徐工集团携手阿里共建“工业云”平台,在软件平台上实现智能工厂建设;中国铁建重工与埃森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建设信息流高度集成、大数据驱动高度柔性化的智能制造车间。
二、下一阶段趋势预测
1、企业制造资源逐步移入云端,基于API接口的云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大量涌现
云计算加速向制造领域渗透,数据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将推动信息技术企业加大力度研发云安全产品。基于云的制造模式和面向云服务的平台型产品逐步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企业制造和信息资源逐步移入云端,数据完全问题成为关注重点,并制约着云平台在制造领域的推广普及。信息技术企业将抓住机遇,积极布局云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如曙光与Check Point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云安全等领域合作,研发更稳定可靠的新产品;初志科技发布云平台产品InitCloud,整合云存储、云安全有关技术,为打造安全数据环境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未来,云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将更多地整合云平台API接口资源。企业将利用接口渠道获取安全配置信息、监测云服务动态,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水平和响应性能力,面向云平台并整合API接口的云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大量涌现。
2、3D打印企业加速生态圈构建,云平台将在推动协同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用户体验成为3D打印企业关注重点,云平台将整合企业生态圈资源,成为布局协同服务的有效工具。传统3D打印厂商的业务模式主要聚焦设备和技术等硬件领域,随着3D打印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企业逐步面临后市场服务等软条件配套需求。以此为出发点,设备厂商将开始构建涵盖设备、数据、材料和服务的3D打印生态圈,通过“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模式提高用户体验。目前,先临三维、南风服务等厂商已初步构建自己的3D打印生态圈,业务范围涵盖材料研发生产、数据原型下载、线下服务中心等领域。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逐步向3D打印领域渗透,云平台将成为3D打印厂商布局协同服务的有效途径。企业将通过搭建线上云平台,整合材料研发、设备制造、线下体验、设计中心等业务分支资源,形成网络协同打印模式,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服务。
3、工业大数据应用逐步普及,将为智能制造领域系统解决方案输出提供支撑
工业大数据布局加速,行业共性数据的积累将为系统解决方案输出提供支撑。鉴于工业大数据在物料品质监控、设备异常监控与预测、零件生命周期预测、制程监控提前警报等方面的作用,制造企业加速布局工业大数据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如潍柴已与中国电信签订“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工业大数据平台和工业云平台,实现产品研发、生产、后市场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优化和管理;徐工也与阿里展开合作,利用工业大数据布局远程故障诊断和后市场服务。未来,随着工业大数据在行业应用的逐步深入,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海量的行业专有数据将在工业大数据平台上逐步积累,并通过挖掘行业共性问题,成为企业输出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等系统解决方案的有效工具。
三、思考与建议
1、完善政策标准制定,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加强体系建设,推进智能工厂、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标准化工作,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工业云建设,完善保障信息安全的配套政策。建设一批“互联网+”制造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扶持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成套装备、云计算等领域优秀企业,促进行业间的跨界合作投资,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2、加快核心技术积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智能装备、工业物联网、工业云平台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协同开展3D打印、智能装备相关软件、工艺、材料、装备、应用的系统性攻关,加快核心技术积累。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制度,充分利用产业协会和产业园区的桥梁和平台作用,促进先进制造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应用,推动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
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业物联网、工业云平台的行业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和重要工业领域的大数据中心建设。培育并建立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领域应用示范试点,带动技术转化、装备制造新等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形成基于基础设施、应用平台和智能终端的价值链生态体系。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