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国际经验在于借鉴,而不是要照搬。这需要官、产、学、研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应为企业打造、提供好的服务平台,动员企业进行试验、试点、示范。
作为制造大国,我国正面临内外双重挑战。内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中央的引领至关重要;对外,我国主要竞争力依托低成本劳动力,但这一优势已经丧失。
在此背景下,加速推进经济结构升级是唯一出路。作为制造大国,转型的核心还是制造业,有两个关键点:技术和体制机制。很幸运,眼下正在掀起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其对产业的渗透程度前所未有。如若运用得当,通过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适时引导新常态经济,便可在新经济产业形态下实现弯道超车,进而推动国际竞争力的转型升级。因此,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应运而生。
不能忽视的是,如今,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已经密不可分,推动其创新需要依靠新的体制机制。过去多年来,我国作为一个追赶型经济体,通过产业政策的扶持,借鉴日韩经济体的成功经验,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但面对新技术革命,我国和那些走在技术前沿的国家一样,面临着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市场的试错成了寻找正确道路的重要探索方式。
德国和中国都是制造大国,当然,就制造水平、质量、口碑和文化而言,我国和德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同样,德国在面临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时候,也在面临同样的两个问题:怎样发展新技术产业?如何用新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
工业4.0,是一种探索,4.0才刚开始。
与德国不同的是,中国制造在2.0、3.0时期就有很多不足,转型升级可能是要2.0、3.0、4.0同步推进,要解决原来在质量、管理、品牌、设计等各方面的不足,转型的范畴很大,需要用完整的体系,思考、探索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这一切的核心,就是立足中国国情。
研究国际经验在于借鉴,而不是要照搬。这需要官、产、学、研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应为企业打造、提供好的服务平台,动员企业进行试验、试点、示范。
中国制造业需构建好生态
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中国的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需探索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更好发展的同时,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新的技术革命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中,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实现中国转型升级,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因此,中国制造2025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未来10—20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工业4.0也好,中国制造2025也罢,最核心的还是落在制造业部门怎么转型升级上。制造业转型升级将会影响未来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因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不单单是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核心还是把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提升到中高端,因为只有制造业实现了中高端的发展,服务业才可能更好发展,最终国家经济转型才可能成功。
发达国家制造业,特别是德国,过去在制造业领域有非常好的基础和经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包括德国工业4.0在内的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可能会对整个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带来一些新变化。
即便在德国也可能同时存在2.0、3.0、4.0,而中国这个问题更严重,制造业大多数仍处于2.0时期,少数在3.0时期,达到4.0标准的微乎其微,不得不面对多层次境况。因此,需要把国际上好的理念、经验和中国制造业的实践结合起来,真正落到实处,使制造业部门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生态。
框架容易建,但是生态是一个有机体,各种组成部分应该有良性循环的内在互动机制,而不单单通过外部的因素将其拼接成一体。这也是为何深圳创新生态总被夸赞,因为各种创新要素源源不断地从全世界各地往深圳聚集,而且那些要素之间能够形成优化配置,不断地形成各种链条、各种产业,最后反向带动整个生态越来越好。
追根究底还是人的因素、企业家精神。从深圳的人口结构中可窥探一二,其外来人口和海归的比例都高于上海。
一个有趣的现象,眼下,传统工业企业往数字化方面靠,I.T企业往工业领域靠。我十天前去德国看法兰克福车展,去之前我一直觉得特斯拉是一个很伟大的企业,结果到车展一看,伟大的企业太多了,传统的汽车公司,包括宝马、奔驰,做出来的东西都比特斯拉好得多。可以看到,传统制造企业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转型有很大优势。
中国制造2025,要从制造到服务
无论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还是美国倡导的工业互联网,都是对其产业基础设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整体测试及考验。
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基础较弱,虽然在产量规模上已经有很大优势,但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这些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在管理理念、思想方面更是如此。要知道,光是硬件上的技术引进与革新远远不够,企业过分依赖于引进技术,会降低自身研发的动力。
同时,企业管理思想层面尤为落后,而这对于我国产业升级转型很重要。现在大部分企业只注重生产技术硬件上的学习和引进,而忽略了企业管理者自身理念的学习。虽然技术是企业生产能力的硬件指标,但我国现阶段产业转型所需要的是管理者在管理思想上的变革及相应的自我学习能力,这是企业管理者的必备基本素质,也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必备“软件”。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现阶段,企业自身不能过于封闭,应当抱有主动开放交流、学习的态度;产业转型不能操之过急,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切勿盲目跟风。产业转型以及企业自身的变革发展都需要一定时间,不能受外界影响频繁变动而难以持之以恒。
此外,我国各个规模的企业与发达国家同等规模的企业相比,在生产数字化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德国与美国的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虽有差距,但并不明显。而我国企业之间的差距非常巨大,所以,从我国自身情况出发,政府需注意两点:第一,各个规模类型的企业转型发展不可能齐步走;第二,对于中小企业,政府能发挥的作用极大,可构建一个第三方辅助平台助其转型与发展。
未来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虽然工业4.0的发展要以3.0作为基础,但并不是非要先做好数字化才能做智能化,工业3.0到4.0之间发展的阶段和界限相对模糊,未来发展趋势没有特别清晰的临界点,数字化与智能化之间应相辅相成、互相协作推进。
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都是依据本国的产业生产力及地域文化提出的,美、德两国在整体国家战略中如何配置资源使用的能力,对我国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有重大借鉴意义。
我们需结合我国国情,在这个时代开辟出一条符合自己需要的发展道路。中国制造不能从制造到制造,借鉴德国,不放弃制造的同时转型服务。
德国工业4.0,我们借鉴什么?
德国工业4.0源自于其企业界、产业界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战略,而中国制造2025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是围绕未来做强中国制造业所提出来的。
尽管德国工业4.0也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实际上,无论是研究力量还是投入资金,德国政府的重视度都没有中国这么强。对工业4.0的探讨,德国人自己也有不同的意见。
但毫无疑问,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将聚焦在智能制造上。
转型升级的内涵很多,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要解决很多2.0、3.0时代的问题,比如创新体系问题、质量品牌问题,而这些并不是光靠4.0就能够解决。试想一下,为什么德国工业4.0没有写质量,没有写品牌?因为德国在2.0时代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所以德国工业4.0就是瞄准智能制造。因而可以判断,中国工业4.0的研究方向还是将焦点聚焦在跟工业4.0更紧密贴合的智能制造上。
但是,目前中国很多企业正面临着生死存亡,它们却并不知道智能制造能解决什么问题,更不清楚投入和效益。
而中国制造2025虽然在宏观层面、概念层面上分析得很多,对德国分析了很多,但对自己的企业分析太少。所以在顶层设计上,对智能制造在中国现有国情和企业状态下怎样定位,未来战略将如何实施,需要有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
无论智能制造还是工业4.0的实施,要有顶层的指导思想和细化方案,对地方政府、中国产业界,都需有更清晰的定位和指导。
再看德国实施工业4.0,美国实施工业互联网,都有强大的技术体系做支撑,遗憾的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技术体系,也没有企业能够牵头整合,更没有完整的工业4.0或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现在中国企业使用的核心设计软件、三维设计软件、工程分析软件,全部都是进口的。
这意味着,推动和实施工业4.0还要解决很多基础性问题,需要分步分类实施,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一些优势行业形成典型经验,再向其他领域和行业推广。有一些重点领域值得关注,一是高危行业,这是未来智能制造推动的重点;二是高负荷行业,比如高体力劳动;三是高精密行业;四是个性化定制行业。与此同时,着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的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其构建自身的产业生态,并建立体制机制及政策保障。
工信部现在正编制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和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建立智能制造综合标准,推行试点示范,搭建服务平台。
至于国际合作,则可以是多元化的,不仅有与德国关于智能制造4.0的合作,还要吸取美国工业互联网的优势,以及与韩国新战略、英国制造2050对接等,在未来战略实施中博采众长。
中国智能制造,需要走样机牵引战略
一直以来,德国对于自身的发展存在着危机感,虽然制造技术、电子元器件,甚至部分软件等都发展得很好,但其信息化水平,如大数据、云计算则相对欠发达。因此,德国比较强调信息化和现有技术的融合。
反观中国制造2025,其和智能制造实际上是一个“集结号”,使政府、高校、企业能够围绕中国制造2025这一重大战略,明确各自的定位,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提高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水平。
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链亟须完善,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要为中小企业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技术标准平台和服务平台。至于创新链,我国多年的科研成果实际上都是以仿制为主,如何让中国创新走在世界前端,是发展创新链要考虑的问题。
解决创新链的问题有两条路径:一是需求牵引,由企业提出问题,高校及研究机构解决问题,再回过来服务于企业;二是技术推动,通过高校及研究机构原创的颠覆性技术,更新产品。这两条路都要通过一定的体制和机制来实现。
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效益的问题,还要考虑技术问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国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技术比较落后,产品的竞争力较低;部分民企通过引进外国先进设备,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但民企的再生能力较差,引进的技术很难衍生出下一代技术。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缺乏动力和能力。因此,中国的智能制造需要走样机牵引战略。
基于此,完善体制和机制,首先要正确定位中国工业革命过程,政府要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定位,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其次,要解决产业集聚和专精特的问题。在一些产业,集聚大的公司来引领产业发展,国际上很多大公司的创业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非常强,但在中国,这种大公司并不多。当然,政府还要提供政策和公共平台,支撑产业内中小企业发展。
从政策方面如何支持制造业发展?完善引进和国产化政策是当务之急。现在我国有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统一标准,但面临国外产品和国内产品竞争时,由于价格或其他因素,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压力。这个时候需要政府释放政策支持信号。
成立研究所也非常必要。产业发展必须要有技术服务和规范,而这个要由政府出资来支持,不能完全靠企业自己。研究所的定位,建设企业的公共平台,都要由政府来做。
关于整机和基础件的政策也必须完善。如果整机的市场竞争力差,基础件的销量也会随之降低。所以很多国家都把基础件的补贴作为国家政策之一,把整机放开来做,这样能够在符合国际规范的同时,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此外,还应关注民企如何参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如果,在政策或者其他方面,能够把与国际产品配套的对口的民企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进行综合考虑,将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德国工业4.0,才走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是意图利用德国优势赶超美国互联网经济。因此,德国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提升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已启动了很多项目。
其他多国也在采取行动。在美国,一些领先企业,如思科、美国通用电气以及IBM等等,共同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博世集团是其中一员。韩国、中国也宣布了一系列计划,以推动互联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工业4.0意味着将建成一个基于工业价值链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机器设备、仓储系统以及制造设施被置于同一平台,共同形成信息物理系统。在生产环境中,构成该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机器、仓储系统以及制造设施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交换信息、触发流程,以及自动控制等功能。工业4.0,将在整个价值链上,从供应商到客户,将人、机、物联结起来。
这种基于自动化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紧密连接将有利于小批量生产,使其成本越来越接近大规模高效生产才能实现的低成本,还将使得整个价值链上的效率显著提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效果。最为重要的是,工业4.0最终将引导人们建立全新的商业模式,改变工业生产的格局,掀起变革浪潮。
提高生产力和资源效率无疑是工业4.0的优势之一,但其潜力绝不仅止于此。
生产效率的提高能让企业给员工提供更高的薪酬,并缓解劳动力的短缺,也将改变制造业领域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一方面,对于拥有工程背景与IT技能的人才需求将会上升;另一方面,对于重复性劳动以及低水平的工作人员需求则会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讲,工业4.0为资历浅、低水平的从业者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迫使他们转向其他领域,例如服务业,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由此,工业4.0将会驱动中国的经济结构进行深刻转型发展,同时也将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挑战。
倘若企业与国家齐心协力发展工业4.0,那么工业4.0带来的巨大机遇将远超过为适应调整而投入的成本。
政府及企业应在五个方面采取相应行动:首先,建立起核心领域的专业技术体系,关注软件与信息技术能力(例如分布式软件系统与大数据分析领域)领域和专业技术知识;第二,制定共同的标准,以便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能相互联系,交换信息;第三,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高速宽带网络,以应对在未来出现的大量数据传输交换的需求;第四,针对数据安全,出台一整套明晰的规范与指导;最后,建立一个支持经济转型的大环境,政府应当在其中起到前瞻性与建设性的指导作用。
不过,工业4.0是一个很远景的概念,如果将它比喻为万里长征,德国也才走了第一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