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我们造出了太多只能够展示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机器人。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亟待完成从数量向质量的跃升。
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国际上最火热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5%以上,2017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过250亿美元,增长20.3%,预计2018年将达到近300亿美元。国内机器人产业近年发展迅猛,2017年,工业机器人生产超过13万台,较上年增长68.1%,目前高速增长的态势还在延续。与此同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表示,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问题不容小觑,亟需提高整机研发能力和质量,补上发展短板。
发展快,虚火也旺
中国在机器人领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世界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世界工业机器人行业中,以瑞士的ABB、德国的库卡、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最为著名,四大工业机器人企业能够生产六轴或以上的高端工业机器人,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而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整机研发能力不足,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大多是用于搬运、上下料的三轴和四轴机器人。 风口之上的国内机器人产业,投资者多,企业数量多但规模较小、“虚火”很旺。“建筑、工业、矿业急需机器人提高效率,但没人去干,因为挣不了太多钱。现在卖出产品多的领域往往是一些低端的应用场景,例如餐馆服务机器人,机器把盘子端到餐桌前,还得人把盘子端到桌子上,这成了国际笑话。”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飞跃说。 在受访专家看来,国内机器人企业除“小、散、弱”外,与国际先进机器人产业更主要的差距还在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亟待健全等方面。 以专利申请量为例,截止到2015年时,日本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2.2万件专利申请,中国不到6000件,而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以减速器为例,中国申请的26件专利中只有一半有效,其中仅2件为发明专利,而同期国外机器人企业在华申请了47件专利,其中26件有效且全为发明专利。 国内机器人产业虚火旺,中低端产品多,发展后劲不足,这令受访专家十分担忧该产业步光伏、太阳能等产业后尘,“补贴一取消,企业都倒闭了”。
“抓两头”聚焦核心技术与人才
我国机器人产业要提高发展质量,避免一哄而上,需要“抓两头、放中间”。王田苗认为,国家要抓的一头是自主性、战略性机器人产品,如国防、基础工业方面的机器人。另一头是抓核心技术攻关、抓人才培养。“放中间”指在服务机器人、一般工业机器人领域,应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自由发展。
“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地面部队的三分之一装备要实现无人化,如侦察、扫雷等工作由机器人负责。现在美国地面部队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装备实现了无人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富春告诉记者,未来军事领域,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无人系统将发挥重大作用。
国内在军民融合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军口技术应用到民口,存在成本高、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民口技术在军口的转化,存在整合难度大以及与军口应用部门对接不畅的问题。加快发展军事领域的机器人产品,需加大军民融合力度。 抓核心技术,即政府打基础,由财政资金支持的科研机构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感知与识别、机构与驱动、控制与交互等方面开展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在高端制造业、灾难应急处理、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现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芯片仅适用于单模态学习,而智能机器人需要自然语言处理、跨模态交互,就要用到视觉、触觉、听觉等跨模态处理芯片,我们可以借助机器人的发展研制跨模态的专用芯片,进而促进我国跨模态信息处理通用芯片的研制。”孙富春说,此外,智能机器人的软件、操作系统应该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王飞跃认为,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要引起重视。机器人研发跨电机、材料、控制、软件、计算机、机器制造等多学科,几乎所有领域都有涉及,而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短板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机器人是长期投入的领域,高校机器人专业要做系统规划,从教育的源头培养人才。还要稳定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产业化队伍,使技术真正落地。“使用、研发、生产机器人的人才缺乏,我们正一点点做工作。现在我们的焊接机器人进入了多个高职、技校,我们跟学校共同编教材、研究培养操作机器人的技工。”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说。
“放中间”仍需助力
“放中间”,就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企业创新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鼓励企业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机器人的本体制造、应用场景发掘。
随着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机器人产品需求增加,机器人厂商对产品质量、效率周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业竞争日趋激烈。10年前国外一台工业机器人卖60万元,国内卖10万元。现在国外降价到了10万元左右,国内卖6万~7万元,甚至更低。
王小兰告诉记者,四大机器人公司以高技术、低价格压制我国产品,国内相当多的企业,只能为其做系统集成。当前,汽车、3C产品、机械加工、食品物流四大领域对机器人有极大的需求,在无人工厂、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方向的发展都将大量应用机器人。因此产业要针对行业应用,打破同质化、进行小众化研发,提高可用性、适用性、好用性。
“我们公司把机器人聚焦到焊接行业,为中小行业提供转型升级服务。找到了这样一个小切口、纵深市场,既避开四大机器人公司竞争,又结合了我们自己的本地化优势。”王小兰认为,做机器人产业就要深耕其中的某个行业,围绕这个行业的待解难题来研发产品。
在潜心深挖市场过程中,王小兰也遇到了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种种难题,比如资金。 事实上,机器人产业要想做出自己的技术优势,必须经过长期科研攻关及产业化,短时间的风险投资难以支撑。
专家建议,对于前期需要大量资金的原始创新项目,相关部门可设立引导基金,领投社会资本看不准的高新技术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同时要鼓励地方投入技改资金,钱给到用户,鼓励用户使用机器人产品,既是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我们企业扩大了市场。”王小兰建议。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