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体系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是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其中智能制造过程是指通过自动化装备及通信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并能够通过各类数据采集技术,以及应用通信互联手段,将数据连接至智能控制系统,并将数据应用于企业统一管理控制平台,从而提供最优化的生产方案、协同制造和设计、个性化定制,最终实现智能化生产。
智能制造发展需经历自动化、信息化、互联化、智能化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对应着智能制造体系中某一核心环节的不断成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自动化(淘汰、改造低自动化水平的设备,制造高自动化水平的智能装备)、信息化(产品、服务由物理到信息网络,智能化元件参与提高产品信息处理能力)、互联化(建设工厂物联网、服务网、数据网、工厂间互联网,装备实现集成)、智能化(通过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智能监控、决策)。
自动化生产线集成兴起
国内系统集成商正在崛起。系统集成方案解决商处于相对于智能设备的下游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负责工业机器人软件系统开发和集成。目前我国系统集成商多是从国外购买机器人整机,根据不同行业或客户的需求,制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业务形式主要以大型项目(关键设备生产线的集成,如机器人工作岛)和工厂的产线技术改造为载体,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和联网,提供工业控制、传动、通讯、生产与管理信息等方面的系统设计、系统成套、设备集成及EPC工程等服务。
其他应用领域不断扩围。随着国内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崛起,近年来国内系统集成企业份额开始不断提升,机器人产品认可度的不断提高,系统集成应用领域也扩展至一般工业;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进一步拓宽至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餐饮业等,其中金属制造业行业和以家用电器制造、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中的占比最高,分别占31%和23%,汽车以外其它领域的系统集成正在迅速增加。
工业软件分类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在RFID、机器视觉、传感器等物联技术和设备产业上的发展还较为落后,如我国RFID企业总数虽然超过百家,但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中间件等方面,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RFID产业链。
虽然中低、高频标签封装技术在国内已经基本成熟,但只有极少数企业已经具备了超高频读写器设计制造能力;机器视觉方面,国内机器视觉厂商多是引进国外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做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实际从事生产机器视觉产品的企业非常少。
传感器行业发展相对成熟。相较于RFID、机器视觉产业发展,国内传感器行业发展相对成熟。传感器应用四大领域为工业及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专用设备。传感器作为一种信息检测装置,能将监测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与RFID、机器视觉等物联设备一起运用于产品制造以及全生命周期,从而实现对产品制造与服务过程及全生命周期中制造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动态感知、智能处理与优化控制、工艺和产品的创新等。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2万多种传感器,我国能完全国产的种类大约只有6000多种,且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传感器在重大技术装备中所占价值量不足5%,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难度大,较重大技术装备主机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更大。传感技术及产品已成为制约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产业发展的瓶颈。
开发系统解决方案是智能制造的核心
智能制造是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核心,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则是竞争核心的核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是围绕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以打造行业智能制造系统(CPS)为核心,以实现人、设备、产品、服务等制造业要素和资源的相互识别、实时交互、信息集成为导向,以用户功能、产品形态和供给模式可持续演进为特性,依托于软硬件产品及系统提供的一体化、柔性化、定制化服务。当前在国内包括以下五种主要实现路径:
一是行业配套厂商的业务延伸和水平提升。配套厂商依托较突出的研发及加工制造能力,向用户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领域延伸业务,从零部件供应商演进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
二是专业信息技术厂商联合创新。若干家IT厂商协同创新服务模式与产品形态,联合打造符合用户企业需求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三是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部门剥离重组。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部门独立组建公司,从内部机构转化为面向市场、盈亏自负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四是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转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设备深度融合,加速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
五是制造企业巩固竞争优势的业务拓展。率先采用数控机床等智能化设备的制造企业开始拓展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以巩固先发优势。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