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国务院以及工信部发布了多个文件,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有力的规范和引导。在政策的旗帜下,中国制造业将走向何方呢?
2015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国务院以及工信部发布了多个文件,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有力的规范和引导。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文件的公布,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化改革形成了纲领性指导意见,并由此引导中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应鼓励和规范政策。
政策旗帜下 2016年中国制造业四个发展方向
在政策的旗帜下,中国制造业将走向何方?不妨在此引政策说方向,略作盘点。
方向一智能化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革命,那么时至今日的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智能革命,至此,工业将进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阶段。在中国,在实现这个阶段还有待时日,但在2015年发布的相关政策中,智能化已经写入文件,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
在新发布的文件中,《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都提出了相关要求。
《中国制造2025》作为纲领性文件,在制造业智能化以及其它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智能制造在此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本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制造智能化涉及的产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
覆盖行业包括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
另外,文件还指出要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互联网+”和“大数据”作为智能制造的两个方面,在相关文件作出补充。
“互联网+”和“大数据”
方向二互联网+
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当前制造业所提出的“工业物联”,本身就是在构建一个“互联网+”的生产形态,因此“互联网+”既是常态,也是未来发展方向。因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际上就是打造“互联网+”。
在《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对此作出了相关的说明。
“互联网+”就是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
由上可知,“互联网+”同样涉及到大数据。在大数据中,还提出了十项大数据工程。
“互联网+”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因为涉及到的相关产品多在通信方面。但“互联网+”以开放的形态,其体量巨大,且在不断扩展中,“互联网+”在工业的表现形式包括““互联网+工业”“移动互联网+工业”“云计算+工业”“物联网+工业”“网络众包+工业”。
在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了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能力提升行动,其涉及产品包括集成电路、传感器、可编程控制系统(PLC)、工控计算机、工业网络设备、安全防护产品、高集成度低功耗芯片、底层软件等。
绿色发展
方向三绿色发展
12月,巴黎气候大会通过了《巴黎协议》,绿色化成为工业生产的一大内容。其实,在《中国制造2025》中,就已经提出了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3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4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4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9%。并提出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2015年,工信部除印发《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外,还对多个行业先后出台或修订“规范条件”,对相关行业的清洁生产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比如作为新能源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就要求单体企业应具有电极制备、电芯装配、化成等工艺过程的生产设备设施,生产车间内配备必要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检测和控制设施。系统企业应具有适合批量生产的动力蓄电池系统装配流水线和规范化的工艺流程。
工业清洁生产改造虽然早已实施,但随着新形势下新要求的提出,相关行业的清洁生产改造依然存在着广阔的市场。如“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指导意见”下,就存在4千亿的设备需求。
绿色生产还将推动绿色生产模式的发展,比如3D打印。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为3D打印提供政策支持。3D打印既是一种产业,同时是一种生产技术,这种生产模式本身就具有绿色生产的特点。制造业绿色发展概念的提出,将对制造业清洁生产等形成强力推进作用,同时也将形成生产设备、环境监测、排污处理等产品和服务大市场。
制造业服务化
方向四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看起来有些怪异,但却是制造业发展必然趋势,而且当前制造业流行的所谓的“自动化改造方案”等等各种方案,以及一些企业所冠名的“服务供应商”,本身就具有服务化的成分。应该说,以产品服务客户早已过时,未来的客户需要的是一整套的服务方案。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比如“机器换人”,难在中小企业的破局,首先,机器换人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难以承担,其次,机器人生产操作相对这些企业的工人来说过于复杂,会形成阻力,最后,还有失业率的考量。如果在实行机器换人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一整套改造方案,实行风险共担,形成一条龙服务,就很可能得到中小企业的支持。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就看谁能破局。
再比如产业联盟,在一个良好的业态中,产业联盟将集成成员的各种能力,形成可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可为相关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方案,在服务制造业的同时,也服务内部成员。
未来,制造业服务化还不止在生产改造中,比如面向消费者,3D打印所形成的定制生产就是一种服务化的生产模式。而“互联网+”形成的“智能化”工业互联终端,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最便捷的订单服务。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看似可分成这四个大的方向来陈述,但其实,这几个方向之内各部分内容是交叉融合的,它其实是中国制造业到达一定发展阶段后所必然呈现的特点。当前的分析只是为了让制造业明白,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只有符合这个趋势特点的生产制造活动,包括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