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机器换人需求强烈 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期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正在发展机器人,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将发展机器人技术和产生上升为国家战略,美国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口号,德国和欧盟提出“工业4.0”的概念。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14年发布报告指出,未来3年机器人将达300亿美元销售产值。据统计,国内目前已有6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机器人领域。

据初步调研,苏州围绕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线,衍生出200多家与机器人有关的自动化企业和系统集成厂商,直接参与机器人产业的企业116家左右。2014年,苏州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在65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值45亿元,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达20亿元。此次调研的116家机器人企业中,工业园区24家,高新区13家,昆山30家,吴中18家,相城8家,吴江6家,常熟5家,太仓5家,张家港7家。吴中区在制造行业和以清洁机器人为主的服务机器人行业已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同时吴中区因核心零部件企业较多,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较为完整。

据了解,核心零部件支撑能力强,部分领域在国内处领先地位。而苏州核心零部件企业有6家,其中园区1家(维斯格),昆山1家(库比克),吴中3家(绿的、汇川、汇控),常熟1家(三菱电机自动化机器),产品包括传动部件、减速机、轴承、伺服与驱动系统。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苏州的核心零部件企业虽然不多,但技术水平较高,在细分行业市场份额占大,可为苏州机器人产业链的均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涉足机器人领域的谐波齿轮研发与制造的企业,占该行业5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减速机核心部件领军企业,2014年的谐波减速器销售量超过1万台,销售收入5000万以上,实现利税900万,上市公司汇川集团,2014年产值17亿元,其中15亿元在吴中基地产出。

中国机器人应用进入繁荣期

15年前,广东佛山市的第一台机器人正式“上岗”,它也是国内第一个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的机器人,职责是在陶瓷卫浴行业喷釉。15年后,在香港展出的仿生机器人“哈姆”,已能识别和做出多种人类面部表情。

市场需求是机器人应用的风向标。“中国机器人应用在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精密制造领域一直发展迅速,如今在纺织、石化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也迅速扩大。传统市场如家电、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也日益成为机器人应用的主战场。”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树翀表示。

制造业云集的佛山已有3500多台机器人“小伙伴”,包括六大主流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分布在120多家工厂的生产一线车间。

珠三角作为全国劳动力输入最多的地区之一,制造业首当其冲开始大面积“机器换人”。与此同时,珠三角各城市的工业机器人扶持政策纷纷出炉。广东近日宣布在2015年至2017年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并挑选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培育建设试点”,准备3年内投入9430亿元用于工业技术改造。

“机器换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增加。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与改革开放初期每年新增1000多万劳动力不同的是,未来在总人口不变的前提下,中国每年减少300万至500万劳动力将成为中长期趋势。因此,一些规模较大、劳动力需求较多的产业,用机器人替代人成为必然趋势。

在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大规模替代传统劳动力,不仅因为劳动力成本,“也在于高端精密智能化制造方式的内在要求,同时还背负着将人类从繁重、危险、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使命。”赛迪顾问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张凌燕分析说。

中国电科集团第二十一研究所所长施进浩表示,机器换人现象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制造业发达的省份已经比较突出,通过这几年的机器人热以及地方政府的首台套补贴等产业政策的推动,正在形成制造业领域的常态化。不仅仅是大企业,中小企业采用机器人的生产线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个现象无疑会持续下去。

机器人加强中国竞争力

中国,这个亚洲大国,自2013年起就成为世界上工业机器进口最多的国家,为了提高生产技术,这一进程仍在不断加速,机器人引进主要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带的诸多城市中,例如,东莞、佛山和广州。

2013年中国企业购进34000台机器人,而在2014年这一数据又有所上升,根据3月份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其中10600台机器人都是用于国有企业的生产。

佛山一家美的空调及大家电公司的国际业务总裁向埃菲社这样总结道:“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于中国生产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应对这一挑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实现和加强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接着这位总裁又补充道:“这一进程正在美的实施着,减少员工数量,稳定劳动力成本,同时又可以提高效率。”

在这一地区的其他领域的制造商,例如广东的汽车制造GACMotor也在不断提高其生产的自动化以巩固企业的竞争力。

除了能够减少成本,提高竞争力,中国政府在其战略性规划中也已瞄准这种转换方式以促使中国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跨出新的一步,并促进高科技领域及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减轻重工业的负担。

东莞,被称为世界工厂,其市长袁宝成非常了解并支持这一进程,以防止有更多的企业转向及迁入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本周在一次外国记者会上,袁宝成称“我们都很看好机械自动体系化代替人力生产。”并宣称政府会竭力帮助企业减少成本。事实上,当地政府已经创建了一个2亿人民币的特别基金(3250万美元,3100万欧元)用来资助小型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

官方数据指出,在当前阶段该市有500个实施中的生产自动化项目,自动化系统的安装会造成大约3万个岗位的剧减,但是实施自动化生产的公司年销售额将达300亿人民币(48亿8000万美元,46亿1500万欧元)。因此该市长认为那些丢了工作的员工仍可以在其他一些仍在蓬勃发展的服务业部门,尤其是旅馆业,酒店服务业找到一份新工作。

临近的佛山市也在进行着生产自动化的改革,佛山副市长宋德平称:佛山对机器人也有很大的需求。并肯定地说道,在未来三年里佛山市的企业将会引进增加1.5至2万台自动化机器。此外会重新安置那些在生产线上丢了工作的员工,不会让他们缺少工作。

实际上,机器人离我们并不遥远,许多年前中国的一些餐馆就利用机器人作为一种商业宣传来招揽客人,几十年前机器人就被运用于高价位商品的生产,例如电子和汽车,并且在一些新领域的数量与日俱增,例如,抛光和存储。

东莞,中国的出口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带,拥有820万人口,是汽车制造的大熔炉,同时也是少技术含量的纺织品,鞋类,玩具类的重要生产地,另外还拥有约400个机器人生产厂家。东莞的工业发展过去是基于廉价的劳动力,但是,现在机器人对于企业转变贸易模式,生产高质量、高科技、高层次的产品具有关键作用。

佛山副市长解释道:在佛山,生产机器人的本地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市长本人也一直致力于建立更多的技术研究所和研发中心。如今,在佛山市总共有125家生产自动化的工厂,这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的科技类产业的投资。

产业升级对机器人需求强烈

“在传统的汽车行业,出于提升效率、稳定质量和减轻劳动强度的需要,机器人已经代替人工,成为各个生产车间的标配。”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辉告诉记者。

在产业升级的大潮中,机器人应用正在一些新兴的中低端市场迅速扩大,如工程机械领域,甚至一些过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石化、粮食、建材、化肥、饲料等领域市场需求也迅速发展起来。

工信部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机器换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必然伴随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但这并不是大面积“机器换人”的唯一原因。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确保产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从而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是“机器换人”非常重要的原因。

曾辉对此也十分认同。他表示,在新兴的一般行业,特别是在脏累差、危险、枯燥简单重复的一些行业,人工不愿意干,机器人换人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左世全表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兴起是正相关关系。据保守预测,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需求数量和更新数量合计为49.43万台,有望带动3000亿元零部件市场。

自主研发机器人企业爆发

据鼎峰机器人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谌联华介绍,2012年的时候,机器效率约在5~6秒/次,通过不断研发,如今,鼎峰机器人效率已达到3.5秒/次,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人工每小时做产品大概在650件至700件,有不稳定性,会受工作时长、疲劳及情绪影响,而机器可达到850件至900件。”

谌联华称,提高工作效率还表现在使用人工数减少方面:“传统做法中,1个工人或几个工人负责一台机器,而使用机器人后可以实现1人看管多台机器”。谌联华还说,使用机器人操作,更是减少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对于机器代人成本,谌联华说,“自主研发”是鼎峰机器人有性价比优势的关键,其7轴机器人产品才卖10多万一台,深受客户喜爱,美的及许多顺德制造企业都购买了鼎峰机器人。“我们将零件标准化,并批量采购物料,加上自主研发,使价格降得很低,一台设备才相当于2个工人1年的工资。”谌联华说。

目前,鼎峰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家电、汽配等行业。短短几年时间,鼎峰获得了飞速发展,从2012年销售额约300万人民币,到2013年月3000万人民币,而2014年则达到5000多万。而2015年,鼎峰的目标是1个亿。据悉,鼎峰机器人目前正谋求扩大规模。

对于未来行业前景,谌联华表示,生产自动化是趋势,自动化将起到“洗牌”效果。而鼎峰则将充分发挥“自主研发”优势,争取成为国家冲压机器人标准制定者,并坚持将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不断创新,实现与客户联动,做好解决方案,实现定制,将模仿者甩在后头,赢得更多客户认可。

未来机器人更加“智能化”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机器人密度”相对较低。在中国,每万名工厂工人对应约30台机器人。德国的“机器人密度”是中国的10倍,日本则是中国的11倍。这给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带来了刚性需求。据统计,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2050台,同比增长26.2%。

“通过拓展下游应用服务,开拓传统市场接纳新兴生产方式,家电、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也日益成为机器人应用的主战场。”李树翀说。

曾辉也表示,在新兴的3C(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行业,由于作业精度高、生产节奏快和劳动强度大,人工干不好,机器换人越来越受欢迎。

“多领域应用要求中国机器人产业要更多结合个性化需求和特点,也倒逼国产机器人企业去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提升量大面广主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标。”工信部国际与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说。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还为机器人产业提出了新的方向。“智能制造要求机器人更好地融合和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中轻集团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杨漾表示,以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为目标,突破新型材料、新型感知、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将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ABB推出GoFa™协作机器人系列两款新品
  • 23-07-31
  • 重工行业案例 | 3D视觉引导技术助力企业重塑生产力
  • 23-07-31
  • FANUC助力广日电梯,打造行业标杆数字化车间
  • 23-07-28
  • 库卡125周年庆典圆满举办,近400位政商学界人士出席
  • 23-07-27
  • ABB重磅推出四款节能型新品
  • 23-07-24
  • ABB机器人中国区价值提供商大会成功举办:构筑良好合作,驱动体系竞争力
  • 23-07-17
  • 海康机器人:聚焦视觉技术升级,构筑智造生态
  • 23-07-16
  • VisionChina2023上海机器视觉大会现场专访:海康机器人 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傅讼宸 先生
  • 23-07-11
  • Keep on Moving | 库卡精彩亮相2023慕尼黑
  • 23-07-10
  • 库卡新品发布,推出免示教智能焊接系统Smart Weldin
  • 23-07-10
  • 2023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0175套,同比增长3.8%
  • 23-07-05
  • 库卡荣获2023德国创新奖
  • 23-07-04
  • 展会预告 | 7月5-8日,igus在AMTS等你!
  • 23-06-29
  • 先体验后消费:igus推出新品,进一步降低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
  • 23-06-29
  • 2023埃森展 | 与ABB机器人共赴智能焊接与切割之旅
  • 23-06-28
  • 鑫君特ORTHBOT®应用于人工智能辅助脊柱微创手术操作培训
  • 23-06-25
  • 解锁全新行业领域!高科技厨房家具工厂里的ABB机器人
  • 23-06-20
  • 库卡助力美的冰箱注塑打造首个智能标杆工厂
  • 23-06-20
  • 用工不“荒”,FANUC CRX协作机器人让人机“双向奔赴”
  • 23-06-20
  • 极致性能,不负期待丨史陶比尔即将亮相SEMICON CHIN
  • 23-06-20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