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在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中提出:成功的创新往往是一小撮狂热变革者开始,而这部分变革者只占2.5%,钱东奇就是2.5%的先行者里的不可或缺之一。他希望未来大家能把家庭服务机器人看作家庭的一员,“我的终极目标是能搞一个机器人回家和我一起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儿。”
背负创新“十字架”:“低地”上的先行者
2013年全美家庭日用品展(IHA)上,科沃斯独有的擦窗机器人窗宝从600家参展品牌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创新奖”,窗宝也藉此火遍全美。在此之前的2012年,科沃斯地宝被德国GT Maganize评为“世界上清扫效率最高的扫地机器人”;科沃斯获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并逐步走向国外,屡屡斩获国际大奖,钱东奇很开心。
“从全球看,中国不是创新的高地,但科沃斯是一家中国的创新型企业”他强调。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被贴上了低创新、低技术的标签,国内外一致认为中国没有创新。钱东奇不喜欢这种看法。
早在“科沃斯”品牌创立之前,钱东奇和他的团队已经向世界证明,在中国,也是有那么一些喜欢搞创新也有能力搞创新的人——中国的第一个吸尘器便是经他之手出口,他的工厂曾为松下、飞利浦、伊莱克斯等知名家电品牌代工;但他更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技术团队攻破400多项专利研发了“多级旋风吸尘器”。
代工终究处于产品的下游,大批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公司赚走。于是,钱东奇和他的团队开始自主研发,创建了“科沃斯” 品牌,开始做机器人。从一开始,钱东奇便将科沃斯定义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创新品牌,去除了任何可能引起混淆的宣传标语。“从某一点上说,我是背负着十字架。”他直言自己的压力,他希望科沃斯能够始终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改变这个世界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钱东奇将欧洲的运营中心选在了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德国制造以品质而享誉世界,因此德国也成了众多企业必争之地。“要想俯视欧洲,德国是战略高地。”他认为经过多年的研发,科沃斯已经处于行业领先,而一举占领行业高地才是科沃斯的发展方式,于是德国成了科沃斯的不二选择。“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要从高往低走的。”
钱东奇热衷于机器人研发。采访前的10分钟,他还在与研发团队讨论下一代擦窗机器人“窗宝9系”的研发事宜。如今,他极少出席应酬:每天10点休息,5点起床,规律的生活让他有着更加丰富的精力专注于产品研发。
科沃斯还在迅速成长。“我们不是大,是成长速度快,我们进了这样一个通道,”他补充,“我们还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互联网改变现在 机器人改变未来
钱东奇生于20世纪50年代。记忆里,双卡收音机和黑白电视彩色了他的童年:“一到放映时间,邻里纷纷拿板凳儿围满整个向阳苑。”1966年“文革”爆发后,爱看书的钱东奇总会去南京新街口上的旧货店里面找苏联物理学家的物理书来看,对科技的痴迷由那时开始。
而对于未来、新潮的追求上,钱东奇有着自己的格调。他也曾是时代的弄潮儿。年轻时蛤蟆镜、喇叭裤、长发披肩,一样不少。他是海南最早开展外贸的拓荒者之一,可以流利使用外语;他一到深圳就学会了开车,是深圳第二个在邮局注册并拥有Email的人;早期为了外贸业务往来的方便,他花了48000元买了大哥大,腰间还别了个BP机。
现在,钱东奇已过知天命之年,但却随时保持着对最新科技的追捧——乐于谈论起伊隆?马斯克;每年要去5次硅谷;在深人静的时候会打开微信、微博浏览最新资讯;通过社交软件与下属实时“围观”产品家庭测试;东南亚的经销商发来图片,他会送上一个大大的“赞”,这些已成为钱东奇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他来说,今天互联网的变化使得整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恰恰是由技术带来的结果。“所以技术的魅力不仅仅是技术本身,包括人文、艺术、所有一切。这一切都是与技术分不开的。”
他拿出前两天罗振宇的《逻辑思维》推送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有一个搞艺术的女孩子说,其实艺术的进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技术导致了艺术的进步。“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技术演进的历史,技术确实是有这样的高度。”他不忘补充,“机器人就是这样几种技术的集合体。”
他认为,机器人是一个很酷的概念,其中市场大有可为。于是,科沃斯用10年完成了由代工到品牌自主的华丽转身。
第一代家庭服务机器人研发后,公司的其他人员曾担心清扫能力抵不过扫帚和拖把,会让新产品找不到市场落脚点。但钱东奇用销售额打消了这些质疑。尽管研发出的机器人并没有完全实现钱东奇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有着完美主义倾向,但却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同。目前家庭服务机器人年销售额已经近10亿,但是钱东奇认定其中还有非常广泛的市场:沿海城市的产品渗透率刚达到5%,内地城市为0.4%,而洗衣机的渗透率已经几乎达到100%。
为科沃斯掌舵10余年,钱东奇也坦然意识到自己的事业生涯将要画上句号。但他仍旧对研发充满兴趣,“即使将来我退了,也会关心这一方面的研发,我会跟年轻人们去交流。”
他希望未来大家能把家庭服务机器人看作家庭的一员。于他自己,退休后的愿望是带上一个自己研发的机器人回家。“我的终极目标是能搞一台机器人回家和我一起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儿。”
物理+哲学交叉奠定 “先见”的思维方式
由代工向品牌自主转型,钱东奇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早在2002年,钱东奇就对家庭机器人的研发展开了战略性部署。他让下属在不影响主要代工业务的同时,研制出一个完全智能的家庭机器人;那一次,他的眼光太过超前,机器人的功能要求太多,在技术上难以实现。
经过长久的思考与市场调研,他发现,原来人们对于机器人的要求也并不是那么的高,简单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才是当时市场的主流。研发方向、及时调整后,第一代“地宝”顺着多级旋风吸尘器的销售渠道铺开。
他笑言自己只是跟着潮流在走而已。1987年南下汕头大学任教;1989年前往海南做外贸,1998年回苏州创立自己的代工厂;2003年成立科沃斯研发家庭服务机器人;到现在开发出4个系列的产品,成为行业领导品牌。钱东奇的每一次转身都赶上了时代的潮流。
钱东奇硕士期间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陆谈与哲学家林德宏。他发现大学的学习生涯里,物理学与哲学学科的交叉学习让他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一点在决策过程中格外明显。
员工们都觉得,他“更有先见,看问题更远”。
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访华时,有记者问及马斯克的思维方式。作为一名创新实业家,马斯克回答是:“物理架构的思维方式其实是最合理思维方式。”
钱东奇在这一句话上找到了共鸣,他更喜欢用物理学的研究方式来思考问题。“无论是做研发也好,制造也好,销售、品牌、渠道也好,我总会把这种现象先拨开,然后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去看,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找问题的根本。”而在钱东奇本人却觉得这是一个思维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经过事实的验证,最终正确的东西是用事实来说话的,用数据来说话的。”
钱东奇在硕士期间的研究领域里,量子力学中有一则由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关系”原理。该理论认为:人对微观客体进行测量,必然带来不可控制的动量、能量干扰,因此物体不可能被准确测量。而爱因斯坦则认为:“微观世界也是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科学认识能够精确地一一摹写微观粒子本来的存在状态。”在写给量子力学代表人物玻尔的信里,爱因斯坦反驳:“我无论如何不相信上帝会在掷骰子。”换言之,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家的理念上升到哲学层面,最终还是要用实验来验证。
深受物理学思维影响的钱东奇显然更认同这种说法。经历硕士期间的一番研究论证和试验后,他在论文里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我形成的观点其实是在哲学家、物理学家,像爱因斯坦、玻尔一些人的争论之后形成的一种实验。这个结论更倾向于量子力学的思维,而并非经典的牛顿力学。”
“这种观点倾向于世界是一种概率而非精准的。世界是通过概率来确定世界上事物发展,概率本身的解释是科学的。”他说道。
30年过去了,他依然坚信当初的结论.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