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来说是悲喜交加的一年,虽然在这一年中中国机器人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产机器人的销售量取得了很大的提升,但外资机器人品牌主导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地方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机器人优惠政策在发展了当地机器人产业的同时,被外资机器人厂家抓住,成为了它们进军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另一跳板。中国机器人的处境依然很严峻。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通过收购和并购与的方式进军机器人行业,国内外机器人厂家争相角逐,一时间中国的机器人市场,硝烟弥漫。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的机器人市场最合适不过了:这是个光明的时代,这也是个黑暗的时代。下面的几组数据可以带你看清机器人行业的悲喜现状。
40家
全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激增至近40家
我国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地方政府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催生当地机器人产业。一方面,说明国内机器人行业确实很热,大家非常看好行业前景;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很快就出现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上马机器人项目,想在急剧增长的市场中分一杯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近40家,相当于平均每个省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而更多的园区还在筹备中。
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41%,预计今年这项数据可能接近70%。按一台重165公斤的工业机器人24万元的售价计算,2014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收入将超过百亿元。火爆的销售又反过来刺激了生产。各地投资新建机器人项目的热情被彻底引爆。
4.5万亿美元
机器人六大行业自动化车间应用增值4.5万亿美元
我国制造业面对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劳动力结构短缺和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等众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大量的工业机器人。今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重点支持机床机器人,将重点推进在船舶、汽车发动机、航天、航空、民爆等六个行业自动化车间的应用。
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主机设计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突破可靠性和稳定性指标,在重要的工业领域推进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示范应用。
到2025年,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产业应用创造的产值为1.7万亿~4.5万亿美元。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30台
中国每一万工人仅有30台工业机器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以下简称“IFR”)2015年2月7日称,,随着汽车和电子产品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到2017年,中国工厂里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全球机器人贸易总额目前已达95亿美元,如果算上相关软件、外围设备和系统工程已达到290亿美元,而中国则已成为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在机器人密集度方面,中国仍远落后于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国家。
IFR称,目前中国制造业中每1万名工人平均仅运作着30台机器人,相比之下韩国为437台,日本为323台,德国为282台,美国为152台。但由于汽车制造商正争相在中国建厂,工资膨胀已经削弱了中国劳动力的竞争力,因此根据IFR估测,到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总数量将达42.8万台,较目前水平增长一倍以上(扩展阅读:工业机器人最新技术与应用专题)。
3~5家
工信部发文要在2020年前培育出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须形成完善的工业型机器人产业体系、高阶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由目前的约21达到100以上等,这意味着国家推动工业型机器人的数量将在未来6年成长约4倍。
《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具体的发展目标为: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标,工信部强调,将选择汽车、船舶、电子、民爆、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根据用户需求,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研究,攻克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并形成生产力。
与此同时,工信部还给出了五条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统筹协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
36%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复合增长3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制造业工人数量在5000万人左右,而工业机器人传统替代的领域如汽车、电子、化工及食品等行业的工人数量在3000万人左右。假设若干年后这些行业的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0台每万人,则有300万台工业机器人的替代空间,按平均每台30万元,有9000亿元的机器人市场规模,并以1:3带动整个机器人集成应用市场,则中国机器人产业集群规模超过3.6万亿。
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工业机器人36650台,按机器人平均寿命10年估计,2013年中国机器人保有量约为13万台,占世界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的5%左右,在保有量上依然小于2012年日本的31万台,美国、德国的16万台和韩国的14万台,位居世界第五。根据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复合增长36%、日本年复合增长率4%计算,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有望在2017年超越日本达到世界第一。
不难看出,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中国工业领域的一大热门。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产业之所以火热,一是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二是机器人技术成熟,已真正应用到多个领域;三是由于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驱动。
但笔者对此“热势”却略有担忧。一拥而上,低端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淘汰崩盘……笔者万万不希望这样的“发展悲剧”再发生在这一新兴产业上。理性规划、可持续发展,构建健康、有序的机器人产业链结构才是长久之计。
40%
汽车产业占到国内在用机器人的40%
汽车产业是最早开始应用工业机器人的行业,目前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行业也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占整个机器人市场的61%,金属制品业占8%、橡胶及塑料工业和电子电气行业分别占7%,食品工业占2%,其他工业占15%。
汽车产业是中国最大的机器人客户,占到在用机器人数量的约4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13%
国产机器人在国内机器人市场的份额只有13%
中国作为机器人最大的市场,缺乏核心技术,核心部件存在严重瓶颈,国产机器人在国内机器人市场的份额只有13%。
核心零部件指机器人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对机器人性能起到关键影响作用,并具有通用性和模块化的部件单元,主要分成三部分,机器人减速器、交直流伺服电机和控制器。
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在单体以及核心零部件仍然落后于日、美、韩等发达国家,2013年12月3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在核心技术及零部件上实现突破。
国产机器人本体成本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特别是减速机,国内企业购买减速机的价格是国外企业的价格的将近5倍。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价格也显着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从目前国内机器人生产模式来看,其单价如果不降低,产业化形成将面临挑战。机器人共4大组成部分,本体成本占22%,伺服系统占224%,减速器占36%,控制器占12%。三大关键零部件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质量及价格,因此是机器人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关键部件进口比例较高,特别是减速器基本被日本2家公司垄断。因此现在国内制造工业机器人成本较高。企业年产量1000台规模难以形成价格优势,只有年产量上500-1000台,才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中国如果想要形成机器人产业化,必须要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提上日程。
8000小时
国产机器人的平均寿命仅8000小时
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iTR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田苗在前述论坛上透露,国产机器人的可靠性较外资品牌仍有很大差距,其寿命只有8000小时,而外资品牌可以达到5万-10万小时,主要在于主要传动结构件的精度上存在缺陷。
中国机器人的故障率是国外的8到10倍,小问题很多。国内企业至少落后国外20年以上,落后日本也要15年以上。在中国,年产量在5000台机器人以下的企业,很难赚到钱,这是一个盈亏平衡点。
曾经有家国内的机器人公司参加国内一家大型家电企业的招标,尽管价格比国外便宜接近一半,但最后,那家家电企业仍然选择了国外企业的机器人。 由于缺乏品牌优势,国内的用户对国产机器人的质量还是持怀疑态度。
有专业人士认为就算把国外的核心部件都拿过来,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也还是有差距,国内的系统软件、集成系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了一项关于机器人方面的会议。会议初步决定要牵头做机器人检测与评价平台建设,推进该检测平台的布局,全国应该会布局建设3个左右的检测平台。中国的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真正关键的细节核心技术并没有学会,该平台就是为了解决机器人的质量和品质问题。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