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奄奄一息的中国制造 一路走好!

近日,诺基亚将关闭北京、东莞工厂的消息一出,再加上前段时间阿迪、耐克企业“出逃”大陆,让中国制造业陷入危机的说法再次甚嚣尘上。

中国制造业频频陷入危机,中国制造业到底怎么了?

中国VS东南亚、印度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不断高速发展,外商进驻资本不断增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有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材料价格较低,制造业成本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因而外资制造企业能够只花费一点点代价,就能在中国这头大奶牛身上获得美味的牛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力资源优势不再明显,人口红利消失,土地价格上涨,环保压力增大、税收优惠减少,外商的“超国民待遇”正在失效等因素带来的制造业成本增加,再加上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获得高利润的前景不在。

转身看看东南亚、印度: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土地价格···这不就是外商曾进驻中国的动因吗?从2005年至2010年,中国工资涨幅达69%。而同样条件下,越南的生产成本比中国低15%至30%;2011越南工厂工人的平均月薪约为136美元,印度尼西亚约为129美元,而中国工人已达413美元的平均月薪,是越南和印尼的三倍以上。

当然,东南亚国家还有当年中国没有的优势:技术。印度班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硅谷”,印度的制造业与中国的制造业不同,他们从制造业诞生之初就径直指向开发科技实力,印度政府一向着力推崇高科技型和资本密集型经济。“低廉成本+高新技术=高额利润”是吸引中国企业和进驻中国的外商企业转移企业到印度、越南等地的诱因。

前几年次贷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虽领导人努力保持人民币外汇稳中有序的增长,但人民币外汇仍然节节攀升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导致外企在华成本全面上升,成为外企撤离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以上方面看,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似乎荡然无存。中国这头大奶牛不再产奶,奶农只能另寻它牛。

服务业VS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也深受服务业的打击,出现服务业受青睐,制造业受冷的现象。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并非减少,而是转行进了服务业。

VS

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化趋势增在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力被机器所替代,这也意味着制造业所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会缩减。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减员增效”,制造业新增就业岗位已经受到机械化的冲击。制造业吸纳就业的空间在收缩,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却吸收了大量新增就业。很多制造业离职员工后来转向就职于餐饮、租赁、家政等服务业企业。过快增长的服务业承担着新增就业的重担。

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在大中华地区、印度、日本、韩国、英国及美国70多个城市共有20400多名员工;阿里巴巴B2B平台支撑起1096万电子商务专业人员;淘宝网购平台创造37.3万直接就业岗位、106.3万间接就业岗位;淘宝网购平台为物流业创造10.8万就业岗位。服务业超过制造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支柱行业。

中国制造业将何去何从?

不要忙着否定自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制造业虽危机频现,但不至于快速死亡。

依托产业链和庞大市场,中国优势仍在:我国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产业链以及工业体系,产业之间的协作和产业内部的配套都比较完善,这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在短期内难以建立起来的;产业格局调整将提升外资质量,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吸收外资逐渐减少,而在高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吸收外资有所增加;中国市场依然是外企布局重点,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中国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改变,因为中国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而制造者必须靠近市场,才能更好地开发出迎合消费者胃口的新产品。

为了不使中国制造业死亡,各个企业为自身的生存,应加快企业的升级转型。在以往,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买技术比自主创新成本低很多,所以大多数企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采取的是买技术,而非自主创新。随着企业整个技术水平和先进水平差距的缩小,现在买技术成本也相当高了,甚至国际竞争对手不愿意把技术卖给企业。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自身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标准和品牌的背后,是企业在掌握核心技术后拥有的对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绝对主导权。只有拥有了这种权利,才能在产品中获得最大的利润。

通过创新赢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变革的勇气和智慧,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和帮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政府要着力帮助企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国制造业寻找新出路。

郎咸平在2012年的演讲对现今小企业的发展仍然有借鉴的意义:中小企业应看清形势,不要贸然地进行大项目的投资,企业负债不要太高,现金流要保持稳定,投资活动要谨慎,一定要有化危机为转机的弹性。同时也应该朝着一些高附加值行业的方向进行转型。同时呼吁各级政府要华丽转身,协助企业家解决制造业危机。过去是威权的管理者,现在要成为民营企业的贴身服务者。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ABB推出GoFa™协作机器人系列两款新品
  • 23-07-31
  • 重工行业案例 | 3D视觉引导技术助力企业重塑生产力
  • 23-07-31
  • FANUC助力广日电梯,打造行业标杆数字化车间
  • 23-07-28
  • 库卡125周年庆典圆满举办,近400位政商学界人士出席
  • 23-07-27
  • ABB重磅推出四款节能型新品
  • 23-07-24
  • ABB机器人中国区价值提供商大会成功举办:构筑良好合作,驱动体系竞争力
  • 23-07-17
  • 海康机器人:聚焦视觉技术升级,构筑智造生态
  • 23-07-16
  • VisionChina2023上海机器视觉大会现场专访:海康机器人 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傅讼宸 先生
  • 23-07-11
  • Keep on Moving | 库卡精彩亮相2023慕尼黑
  • 23-07-10
  • 库卡新品发布,推出免示教智能焊接系统Smart Weldin
  • 23-07-10
  • 2023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0175套,同比增长3.8%
  • 23-07-05
  • 库卡荣获2023德国创新奖
  • 23-07-04
  • 展会预告 | 7月5-8日,igus在AMTS等你!
  • 23-06-29
  • 先体验后消费:igus推出新品,进一步降低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
  • 23-06-29
  • 2023埃森展 | 与ABB机器人共赴智能焊接与切割之旅
  • 23-06-28
  • 鑫君特ORTHBOT®应用于人工智能辅助脊柱微创手术操作培训
  • 23-06-25
  • 解锁全新行业领域!高科技厨房家具工厂里的ABB机器人
  • 23-06-20
  • 库卡助力美的冰箱注塑打造首个智能标杆工厂
  • 23-06-20
  • 用工不“荒”,FANUC CRX协作机器人让人机“双向奔赴”
  • 23-06-20
  • 极致性能,不负期待丨史陶比尔即将亮相SEMICON CHIN
  • 23-06-20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