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某种角度说,自动化普及对于就业岗位的维护也有正面作用。如果不能持续创新、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对一个企业而言,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对一个国家而言,则会由于丧失产业竞争力而失去更多的就业岗位。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和商务成本的持续快速上涨,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正在被削弱,通过引入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设备,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持成本优势,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精致化程度,带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而且,用机器替代人工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而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原来预期的快很多,现在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6%左右,今年下降到16.5%的水平。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口作为老龄人口来算已经超过10%的比重,劳动力的老化可以看出35-64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已经扩大到42%的比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机器人代替工人成为高科技企业及政府关注热点。老龄化社会问题和劳动力资源缺乏的日益加剧,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越来越迫切。至2006年以来制造型企业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招工难,招工贵”在制造业中越来越凸显。
据专业研究计算,在一般性制造业中人工成本在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70%,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雇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以及各种法律法规限制,90后年轻一代工人不愿意加班,不愿意从事简单枯燥的机械式劳动以及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企业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来雇佣和维持,这样就无形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
于是,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力成为了制造业发展必然趋势,同时机器替代人工的脚步确实越走越快。工业革命以来,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良,使机器在提供动力方面远优于人力和畜力。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使其在重复性、程式化的工作上,拥有比人更为优越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在汽车工业和电子行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在汽车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设备,各个部件的生产几乎都需要工业机器人的参与。比如在车身生产中,大量压铸、焊接、检测等应用目前均由工业机器人参与完成,特别是焊接线,一条焊接线就有大量的工业机器人;而汽车内饰仪表盘的生产,则需要表皮弱化机器人、发泡机器人,最后的产品还需要切割机器人;汽车车身的喷涂由于工作量大,且具有危险性,也都由工业机器人代替。粗略估计,完成一辆汽车的制造,至少需要8套机器人系统。
除了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汽车和电子行业,目前,包装业、食品业、纺织业、机械装备业等传统工业领域,也开始有大量工业机器人进入流水线。同时,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更新,如新型智能机器人可实现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式控制,而随着感应系统、视觉应用系统的完善,不少工业机器人已经可以无人化生产。这是一场新的机器革命,这场机器人革命按照经济学解释就是资本取代人工的过程,劳动力短缺是长期趋势,企业必须要有长期的应对策略。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善于用机器替代人工,尽快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换代,以此减少对日益昂贵的人工的依赖。
与机器合作赢得主导权
然而,从机器产生以来的历史来看,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一方面,机器长于按既定规则做事,却弱于直觉反应、推断以及复杂沟通和创造等能力,而这些正是人类的强项。另一方面,机器在替代人工的同时,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和就业岗位,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演变。例如,机器人取代大量蓝领工作,但同时也创造出机器人设计、生产、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岗位。实际上,工业革命至今的经济发展已表明,机器和自动化并未造成失业率大幅上升。
从某种角度说,自动化普及对于就业岗位的维护也有正面作用。如果不能持续创新、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对一个企业而言,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对一个国家而言,则会由于丧失产业竞争力而失去更多的就业岗位。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和商务成本的持续快速上涨,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正在被削弱,通过引入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设备,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持成本优势,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精致化程度,带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而且,用机器替代人工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然,尽管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力,进而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但机器并不会自动惠及每个社会成员。获益的是机器的拥有者和使用者,而那些被机器替换下来的劳动力则不得不接受更低的薪资,甚至陷入失业和贫困。应对自动化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就需要调整社会再分配结构,将机器带来的生产力提高所创造的财富,以公共物品的形式回馈社会,比如给失业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并进行再就业培训,使失业者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等。
目前,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三维打印、在线协作制造等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具有更高智慧的机器正在进化,机器将能够比人类更廉价地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人类智能也遭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参与和机器人的合作,我们才能够在机器与人的竞争中获胜,否则,剩下的只有淘汰。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