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全球平均的机器人保有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为55台,日本、韩国约300台,而中国仅为21台。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去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机器人保有密度达到100台以上。
嗅到了其中的发展机遇,机器人产业的培育和布局在各地开花,有着“智造名城”美誉的常州更是抢滩涉足、转型升级。记者了解到,武进高新区机器人产业集群目前初具规模,已有7家龙头企业集聚,产业链初步成形。在新北区,已有多家制造企业引进了工业机器人,极大提高了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效率。
武进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汽车行业应用机器人的最多,今后电子电气、食品饮料、生化制药等行业也会出现应用机器人井喷现象。“未来工厂重复性的劳动,脏活累活,都由机器人来承担,3~8年后,工业机器人将会得到大量运用,‘无人车间’将不再是梦想。”
两年前,富士康就宣布计划2014年拥有100万台机器人替代50%的人工。这不光会降低手机的生产成本,更是面对用工困境的必然之举。这股“机器人代替人类”的浪潮正在各行各业蔓延。
“中国吃人口红利的日子快到头了,解决用工荒问题,工业机器人是个不错的选择。”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董事长高旻东说,几年前,一台工业机器人要几十万,工人工资不高,企业还没有引进机器人的动力。但现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工业机器人却降到10万以内,工作量抵得上好几个工人,2年内就收回成本,企业怎能不心动。
“生产不同的产品,只要稍作调整,机器人就会精准完成,比工人更可靠。”星宇车灯的车罩车间主任马凯说,在灯罩注塑成形的的车间里共有12台机器人,1个机器人干了3个人的工作,现在只要6个人来管理机器人,用工量大大减少。
“现在的90后很难管理,情绪波动大,不能吃苦,辛苦培养了2个月能上手了,结果他就离开,企业只能默默买单。”新科汽车电子办公室主任张建国说,相比传统的焊工,焊锡机器人多少缓解了用工荒问题。买1台机器人相当于养3个工人,等收回成本,机器人每年只要固定的维护费用,基本就是一只“不吃饲料只下蛋的鸡”。
1个机器人干3个工人的工作,
收回成本后就是“不吃饲料只下蛋的鸡”
新科去年引进的锡焊机器人能替代3个工人
“富士康为何频频发生工人自杀事件,标准化、机械化的操作,难免让人心理发生异化,但是机器人不会有复杂的情绪问题。”张建国说,在简单、重复的劳动中,机器人比人类更有优势,工人能从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创造性、更轻松的工作。
那么,是不是随着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化,工人会面临失业问题呢?高旻东却不这么认为:“能引进工业机器人的企业生产规模都不会小,只会扩大生产,工人只要通过职业升级,可以操控和管理机器人,饭碗不会被抢走。”
邵彩娥在太平洋电力工作了二十多年,今年3月,集团引进了一台机器人,专门用来焊接真空断路器的框架,她很快从一名焊工改行成了机器人操控工。“上了一周的培训,我学会了简单的编程,只要把断路器每个焊点的角度设定好,机器人就可以自动焊接。换一个产品,我只要重新写个程序就行。”
“工人只要通过职业升级,可以操控和管理机器人,饭碗不会被抢走”
太平洋电力引进了一台焊接机器人,在这工作了20多年的邵彩娥很快从一名焊工改行成了机器人操控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