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3D打印的拐点,终于来了!千亿级新市场呼之欲出

蓝色智能网 2023年09月13日

从业十几载,我们都在等待3D打印在某一时刻爆发。如今,拐点终于出现在消费电子领域。

近日,华为、苹果等巨头纷纷引入钛合金3D打印技术,钛合金在消费电子领域迎来应用新进展。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几天发生的重要事件。

7月12日,荣耀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采用钛合金铰链的折叠旗舰手机MagicV2,铰链的轴盖部分首次采用钛合金3D打印工艺。据供应链人士透露,该部件先由铂力特进行3D打印,接着由金太阳进行研磨和抛光,最后交由瑞声进行组装。

7月14日,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文称,苹果公司正在积极采用3D打印技术,预计今年下半年发布的Apple Watch Ultra智能手表的部分钛金属机械部件将采用3D打印制造。供应链方面,郭明錤指出,IPG Photonics为Apple Watch Ultra独家镭射/激光零组件供应商,打印机供应商则为华曙高科与铂力特。

无论是手机,还是手表为什么要用钛合金3D打印?

目前电子产品金属结构件一般以不锈钢和铝合金为主,前者重量不占优势,后者硬度一般。钛合金具有硬度高、重量轻的特点,钛的强度被认为是铝的两倍,比钢的强度大约高30%,同时钛比不锈钢轻轻了40%以上。因此钛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理想材料选择。

然而,由于钛合金的加工难度大,良率低,导致成本较高,因此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并未广泛应用。3D打印工艺能够有效解决钛合金材料成型的问题,真正实现量产。

在产品层面上,以荣耀折叠屏手机MagicV2为例,其“薄”是其核心卖点,但如何在闭合状态下实现仅9.9毫米的厚度和231克的轻量化成为了一个难题。而这主要依赖于手机的铰链组件,而铰链中的轴盖则是影响折叠屏幕厚度的关键部件。正是通过采用钛合金技术,折叠屏手机整体的厚度和重量得以降低。

3D打印产业将迎来千亿元蓝海市场

除了荣耀外,有消息称,预计在今年9月发布的iPhone 15 Pro和Pro Max将放弃不锈钢材质,转而采用钛合金中框,这也很有可能是通过3D打印实现批量生产。其他手机和科技公司也在跟进这一趋势。据了解,目前三星、OPPO等公司已开始加速与供应链沟通和测试,计划在下一代产品中应用钛合金技术。

此外,郭明錤还表示,如果Apple Watch Ultra的出货顺利,将会有更多的苹果产品采用3D打印技术。这将有助于缩短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善苹果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绩效。

如果钛合金3D打印成为下一代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关键制造技术,将开创一个价值上千亿元的新市场。据工信部装备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在《增材制造十年发展成果及未来趋势》报告中指出,按照年均增长率25%的估算,到2027年,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大约可达千亿左右。目前,随着3D打印在消费品领域的应用加速,我们相信这一进程有望加快。

哪些企业将从这波红利中受益?

郭明錤表示,供应公司将从这一新的制造趋势中获益。而这一观点很快在资本市场得到了验证。

或许受到上述事件的影响,昨日3D打印板块集体崛起,相关概念股出现异动并大幅上涨,截至收盘,板块涨幅达到2.66%。其中,爱司凯和金橙子等概念股涨停板上涨了20%,而铂力特、华曙高科、光韵达、有研粉材分别大涨了7.13%、10.59%、6.71%和11.00%。

以3D打印上市龙头公司铂力特为例,据科创板日报称,近日北向资金加仓了52.12万股铂力特股票,持股量变动比例高达377.38%,位列第一。显然,这表明3D打印产业链的相关企业都受益于此,包括有研粉材、楚江新材等材料公司,金橙子、大族激光等核心硬件公司,以及铂力特、华曙高科等设备公司,还有光韵达等应用服务公司。

最后,郭明錤在报告中还指出,正如CNC在被苹果公司采用后快速成长一样,3D打印有可能会复制这个成功的故事。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届时我们将不再只是观众,而是重要的参与者。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国产全固态电池自动化3D打印制造平台正式发布
  • 23-07-26
  • TCT对话欧瑞康:与空客、阿丽亚娜集团联手,走向航空航天领域“霸主地位”
  • 23-07-26
  • 超高速3D打印机制造高铁零部件
  • 23-07-26
  • 降本增效近九成! 3D打印为汽车原型验证注入“加速度”
  • 23-07-26
  • 大众汽车安装第二套MetalFAB系统;铂力特与日本ORIX
  • 23-07-19
  • 来TCT Asia,一展尽览「车企3D打印技术应用方案」,快
  • 23-07-19
  • 展商必看 | 关于这些参展前的准备,您都做好了吗?
  • 23-07-11
  • 逐梦苍穹,回顾GE航天航空增材制造之旅,中国航天航空能否弯道
  • 23-07-07
  • 哈佛大学3D打印合成心脏瓣膜
  • 23-07-05
  • TCT亚洲峰会——航空航天论坛→被千人围观的峰会报告!现在预约免门票!
  • 23-07-04
  • 7大类主流的3D打印技术
  • 23-06-28
  • 九月开讲!陈刚教授谈3D打印生物传感器;牙科巨头士卓曼谈3D
  • 23-06-27
  • 你一定不知道,联合利华、花王是如何将3D打印融入包装设计流程
  • 23-06-20
  • 3D打印新闻简报:3D Systems尝试收购Stratasys、Sintratec推出全材料平台、铖联科技完成B轮融资等
  • 23-06-09
  • 宝马的兰茨胡特(Landshut)工厂目前能够自动3D打印大型砂芯,用于铸造高效发动机的气缸盖。
  • 23-06-08
  • “星舰”升空后爆炸解体:航天创新从来不易,3D打印扮演重要角色
  • 23-06-08
  • 特邀上海九院王金武教授团队,解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无限潜力
  • 23-06-08
  • 9月12-14日邀您体验应用驱动变革!「TCT亚洲峰会」20
  • 23-06-08
  • TCT亚洲展:探索3D打印技术的未来
  • 23-06-08
  • 2023 TCT亚洲展预约参观全面启动,邀您提前一览首波展会亮点
  • 23-06-08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