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制造技术,有别于传统加工的车铣刨磨去除材料。3D打印采用“叠加”的形式制成零件,因此也被叫做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这门制造技术只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产业化应用不过20年。其进入中国被制造业所熟知也只有10到15年的时间。3D打印作为新兴的技术类型,如何匹配模具行业的需求?又是如何被模具行业接受?进而推动模具制造变革升级?本文将从3D打印在模具行业应用和发展的角度,回答这些问题。
3D打印作为一个大的概念其中包含了很多技术类型,本文中提到的3D打印专指选区激光熔融技术SLM(Selective LaserMelting)。另外,近年来有些科学家觉得SLM对于融合原理的描述不够准确,给这种技术起了另一个名字叫做激光粉床熔融技术LPBF(Laser Powder Bed Fusion)。这两种叫法只是名字不同,技术上并无区别。相比于其他类型的 3D打印技术,SLM有着精度高,收缩率小的优势,更容易和模具行业高精度的需求匹配,也是在模具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3D打印技术。
一、为什么模具制造要使用3D打印技术?
模具行业对于模具的精度要求高,产品质量要求高,但同时又有很大的成本压力。根据这些特点,3D打印在一些模具的制造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1. 降低制造成本
(1)随形水路是模具3D打印制造最普遍的应用
3D打印由于不使用刀具加工,就突破了点线面圆的加工形式,可以制造“任意”形状的零件。从这个角度看,3D打印最重要的贡献是解放了制造前端的设计。在模具的冷却水路设计中,3D打印可以设计出贴合零件外形的弯曲水路,增加了水路的长度,从而达到降低了冷却时间的目的。另外,贴合零件外形的弯曲水路,因为和零件表面是等距离的,使得产品冷却更均匀,这种等距水路的概念就是随形水路这个词的由来,随形就是随的产品的外形,意为随着产品形状设计和制造水路。随形水路因为冷却更均匀,可以使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更好。
3D打印可以制造“任意”形状的零件,只不过是一句商业宣传的口号。由于这项技术仍然处在发展过程中,在3D打印的设计规则中仍然有诸多限制,比如,悬垂面的处理,大直径的孔,细小的平孔,仍然是3D打印的制造难点。对应到模具水路的设计中,水路设计中特别粗(>6mm),或者特别细(<0.8mm)都有很大的风险。水路的形状也不能完全随心所欲。
(2) 打印复杂形状降低机加工成本
有些模具的形状比较复杂,使用机加工制造需要多次装夹和换刀,一些细小的部位甚至无法加工。这种类型的模具一部分可以考虑使用3D打印来处理。不仅可以大幅减少模具的机加工工序,还可以直接打印出模具的水路。
3D打印完成后的表面粗糙度大约是Ra4μm,打印完成后的模具不可避免的还需要精加工处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复杂形状的模具都适合3D打印,还要看模具的具体要求。
(3) 替代放电加工
有些模具使用放电加工制造,比如电子产品内侧或者内部的带有拉筋塑料件。3D 打印对比线割加工是没有成本优势的,但是对于不能使用线割的盲槽模具,传统加工只能使用电火花加工或者铣床开粗结合电火花精加工。不仅需要加工电极,而且加工效率很低。这种零件是比较适合使用3D打印来制造的。
2.提高产品表面质量
相比于机加工的直水路,随形冷却水路可以让注塑件得到更均匀的冷却,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产品的表面质量。可以很好地解决烫伤,填充不完全,缩印,夹水线等表面质量问题。
3.提高良品率
随形水路的应用还可以大大改善产品的质量问题。比如,薄件的翘曲,小件的气泡和凹陷,注塑件的烧焦、熔接不良等问题。提升良品率,节约成本。
二、什么类型的模具适合使用3D打印技术?
并非所有的模具都适合使用3D打印制造,下面列举一些 3D打印在模具行业的成熟应用,逐一介绍。
1. 注塑模具
目前3D打印95% 的应用都在注塑模具中。而在注塑模具整个领域, 3D打印的渗透率大约在3%。对比与3D打印在整个行业5%的渗透率,显得略低。相比于3D 打印的突出优势, 3D打印的局限性也同样突出。这也是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
2.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外观件
在电子产品的品类中,客户因为外观而产生购买欲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外观设计的科技感和产品质感与功能设计同样重要。让塑料件摆脱廉价感也是现在电子产品的主要设计方向。因为这个大的设计背景,我们可以看到模具企业的客户对产品外观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我们从市场中发现,越来越多的3C产品开始大量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模具来生产外观件。
3.特定的产品类型
(1) 小零件
小零件的注塑中,经常会因为冷却不均匀出现烧焦的情况。原因一是因为机加工不能做出非常细的水路;二是小零件形状稍微复杂一点,直的水路就不能有效冷却。3D打印技术,在这个领域有天然的优势,可以很好地解决小零件的注塑质量问题。
(2)大平面外观件
过大的平面和平滑的曲面非常容易暴露注塑的瑕疵,特别是由于冷却不均匀,材料收缩引起的缺陷。3D打印可以设计多股的放射状等长水路或者等长平行水路,确保每个点位都均匀冷却,注塑出完美无瑕的外观件。
(3) 深骨位
深骨位零件由于热量的积聚,会导致烫伤、缩孔等产品不良问题,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冷却。而随形水路可以设计环绕式的盘旋水路,可以很好地解决深骨位的冷却问题。
(4) 盲槽
带有盲槽的注塑件模具一般需要使用电火花加工,铣电极和电火花加工本身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同时电极还是消耗品,特别是深槽损耗很大。使用3D打印来制造这类模具不仅不需要铣电极,打印出来的模具还自带水路。如果注塑件使用在产品内部,要求不高,打印出来的模具甚至不需要二次加工,即可直接使用。要求高的模具,3D打印也可以达到开粗的目的,也可以大幅降低放电的加工时间,大幅缩减电极的损耗。
(5)透气钢
传统方式加工的透气钢,不管是通过粉末冶金的方式,还是扩散焊的方式,只能加工出透气钢的嵌块。3D打印可以通过结构设计或工艺参数调整直接打印出透气钢。这种透气钢的优势是可以和模具的其他部分无缝衔接。注塑件的表面质量不容易出现瑕疵。
(6)轮胎模、鞋模
轮胎模具和鞋模虽然不需要水路,但是由于内部的花纹一般都很繁复,机加工难度高,费时费力。使用3D打印来制造这两类模具也慢慢成了趋势。
另外,机加工轮胎模、鞋模需要考虑刀路的问题,很大程度限制了这类模具花纹的设计。3D打印则不需要考虑这一点,可以设计出更具功能性的花纹。
(7)带有研发性质的手(首)板
研发应用一直是3D打印的主要应用,在研发领域3D打印模具可以更方便地替代木模、蜡模等手工模具,减少人为误差,且更利于数字化。在模具的研发中,3D打印由于只有一道工序,可以更快速地验证设计,缩短研发周期。
三、3D打印在模具行业的中期发展前瞻
在可预见的未来3~5年,3D打印在模具行业将会迎来如下的变化和发展。
1. 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
由于目前整个3D打印技术没有实现跨越,国产的3D打印设备已经达到并在某些领域部分超过进口设备。除了激光器和振镜系统,其他部分基本实现国产替代。由于目前3D打印设备厂商较多,成本压力大,目前激光器也有逐步被国产品牌替代的趋势。加之,目前3D打印行业较受资本的青睐,在设备国产化进程中,资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设备成本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2. 工艺进步
从市场从业者角度看,在中期3D打印技术仍然不会实现飞跃和跨越。打印效率、尺寸精度和粗糙度仍然不会有质的提升。
工艺发展更多的是匹配新材料的工艺开发。
3. 材料发展
由于目前3D打印模具材料的诸多问题,新材料的开发会迎来较快的发展,市面上会出现新的耐腐蚀并且耐磨的新材料。研发方向将会从现有的传统牌号中,选择适合3D打印的材料进行研究和工艺优化。
压铸行业将迎来首款适合的3D打印材料。目前,市面上有人尝试使用H13作为压铸行业3D打印材料,从目前的资料看,材料生产商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H13 打印的裂纹问题。压铸模次难以达到3万次的最低标准。
4. 打印服务行业的发展
打印服务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随着粉末价格逐年下降和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现有牌号的3D打印服务价格,会进一步降低。
增材加减材的交钥匙服务模式。3D打印服务商会陆续建立起精加工中心,为模具客户提供一站式加工服务。
3D打印服务常规化。3D打印服务会逐步演变成和传统加工类似的加工服务模式。
5. 自建3D打印中心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3D打印设备价格的降低和技术普及度的提高,模具企业会陆续建立起自己研发性质的3D打印中心和生产性质的3D打印生产部门。由于模具企业更熟悉模具制造和自身的产品,掌握3D打印技术后,会设计出功能性更好的模具产品,这点是打印服务商不具备的能力。自有的生产部门更有兼具保密和降成本的两大优势。
设备—材料—工艺被称为3D打印铁三角,三者相互支撑和配合就可以输出合格的 3D打印零件。但在模具企业运营3D打印中心时,这部分恰恰是最容易的掌握的,因为市场上均有相对成熟的方案可以直接输出。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还是相关人才的适配、设计观念转变和制造流程嵌套。
(DMC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