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升级趋势已势不可挡,数字化转型也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重要战略。很多企业在疫情的倒逼之下,已经在内部率先开始了“数”与“智”的变革。而数字化时代,对企业的商业创新和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7月6日,来自阿里巴巴与正和岛的前沿研究者和实践者走进海克斯康,多位企业家共话数智化转型战略方向与落地路径。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先生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长肖利华博士就“数字化转型”、“数智驱动新增长”等话题展开讨论。他们纷纷表示伴随着OT与IT融合、云架构升级、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制造范式正在被打破,人们正在构建面向复杂环境的新解决方案,在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下,一个全新的互联互通场景正在兴起。
海克斯康双智战略中的数字孪生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 郝健
面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海克斯康如今往什么方向走、如何走?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提到,目前海克斯康将焦点聚集在“双智战略”上,致力于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两大领域的全球布局,推动实现数字化转型。
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已是“箭在弦上”,曾经的数智化仅仅停留在概念里,现如今已经有诸多企业真正开始实践,而海克斯康为制造行业率先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即“数字化三部曲”:数字化转换、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升级,利用传感器方案分析、采集真实有效的数据,进而制定数据自动化方案打造自主连接的生态系统,最后通过软件方案达成数据智能化。这样一来就将实际物理世界领域的数据映射到数字世界中,从而实现双向互动和交互——“数字孪生”。
从思维架构到技术实施,郝总也介绍了海克斯康强大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工业软件分析管理能力,以及遍及制造业设计工程、生产加工、制造装配、质量管理、服务等几乎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以全局化思维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通过使工厂更智能保证品质与生产力的提升。
以计量测绘为主线路,从毫米级到纳米级高精度精密测量,海克斯康沿着这条主线路延伸,形成面向18个行业、36个子行业的数据采集手段与行业解决方案,包括汽车航天、精密部件、智慧城市、测绘、智慧交通等,全方位实现物理世界的数字化转换。同时,为构建智能生态系统,海克斯康提出了多项智慧解决方案,如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和高精定位,智慧建设解决方案整个过程可视化,给智慧工厂、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率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则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软件系统以及广泛分布的传感器技术,与合作伙伴共建以Xalt为基础的智能制造平台。
面对未来,郝总提出,要把海克斯康工业软件中国本土化,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授人以渔”,让更多中国中小型企业用低成本获得最高端的技术,通过高品质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实现数智化升级。
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长 肖利华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长肖利华表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不是割裂、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过程。阿里巴巴在消费端数字化程度全球领先,而供给端数字化水平较低,需要倒逼供给侧改革升级。
目前而言,以淘宝等巨型电商的引领下,消费者已经数字化、在线化了,且消费者的数字化、在线化程度远高于企业的数字化、在线化程度。未来更多的是C2B而非传统的B2C,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肖博提出一切以消费者C为中心,2B端倒逼企业做好服务,然后精准推广服务全网、全渠道更多的消费者(C),利用“数据+算力+算法”反复迭代,反复对整个端到端全产业链路、全流程、全场景、全触点、全网、全渠道、全域、全生命周期进行优化。
由此可见,数智经济导致了“人、货、场”的重构:“人”不仅为消费者,更是链条上的相关组织;“货”能做到供需持续匹配;“场”通过大数据精准驱动市场端到端、全链路数智化升级,构建出了按需驱动、数据赋能、全链路协同的“云端智造”体系,这将解决全局优化供给与市场碎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活动的最后,正和岛执行总裁史船总结致辞,对本次海克斯康走访活动进行复盘总结。一个伟大的企业同时拥有正确的战略和卓越的组织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数智化平台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效率。数智化已经渗透到多种领域,那如何在自己的领域实现数智化?
正和岛执行总裁 史船
不少岛亲就参访海克斯康以及聆听阿里肖博的分享后,纷纷表示自己正在积极应对数智化发展,但企业在数智化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也面临很多诸如在组织变革、业务形态、新的传播方式等挑战,并表达了自己对数字化愿景。
数智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式的过程,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转型方式,以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移动化、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群落,在不断融合、叠加和迭代升级中,为企业的转型提供了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技术底座。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