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是我们所熟知的,就是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三维立体成像技术电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3D打印技术,它实现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最近在医疗建筑航空等领域崛起,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它展现出来的优势逐渐得到科研人士,技术人员的认可。
什么是3D打印?
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金属、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增加材料、快速成型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它颠覆传统制造模式,实现了制造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是《中国制造2025》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扶持项目。
应用深化:各领域布局3D打印
近年来,随着3D打印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3D打印已经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建筑、汽车等领域,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的成功研制,不仅推进了3D打印医疗器械、人工组织器官的临床转化进程,也为3D打印技术的深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国内外3D打印的应用领域来看,近两年国外各领域逐渐增强3D打印技术的应用,逐渐实现了在航空、医疗和建筑领域的应用;相比于国外3D打印技术的应用,我国3D打印更多的实现了在航空和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但是其应用多以行业应用的模型为主。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领域将逐渐深化对该技术的应用,并且不断拓展应用领域。
国内3D打印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阶段已从概念导入期步入快速发展期,以极光尔沃3D打印机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在北京、陕西、广东、湖北、上海等地基本形成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关键器件、装备、工业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体应用也加速落地。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3D打印产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到1.61亿美元,至2016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达到11.87亿美元(约8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49%。预计2018,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可达到22.5亿美元,2022年达到80亿美元左右。
与国外3D打印技术发展水平相比,我国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也不用因此气馁,我们也有我们在这个行业的长处和优势。
我国涉足3D打印技术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
目前,这几所高校仍是我国3D打印技术的研究重地,其中华中科技大学的优势在于激光粉
末烧结技术,清华大学侧重塑料堆积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主要集中在金属3D打印机领域,西安交通大学则主要集中在光固化领域。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