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产业正在迎来发展黄金期,其最大特点是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将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的创新将给所有产业带来进一步的繁荣,同时能够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增长。
把握好数字产业发展机遇,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得天独厚的数据资源,发挥好数据这个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和数据资源大国,为我国数字产业的繁荣与深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今年,腾讯研究院重磅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数字产业增长迅速,数字产业指数总和达到479.65点,比2016年增长175.50点,增速达到36.59%,增长幅度虽然较去年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高水平。
此外,细分产业的增长态势出现一定分化。2017年各产业数字化发展呈现出比往年更大的行业间差异,不同的产业增速分化。其中,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延续了去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在2017年增速分别达到371.90%、226.09%和79.31%。尤其是医疗和教育行业,其三位数的增幅体现出在过去一年中这两个行业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究其原因,这几个行业能够取得高速增长与移动支付在行业内的渗透和普及是息息相关的。以医疗行业为例,2017年一些地区率先试点改革,有关医保支付的政策被逐步放开,使得移动支付工具能够接入医保,大大提升了医疗支付的数字化程度。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新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被开发和挖掘。数字化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数字化铺就城市底色
城市的全面数字化不仅能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广泛的服务,还能实现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有效利用。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支撑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应急,能有效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早在200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就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八年来,福建省在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全面步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新阶段。
接入行政服务事项超过11万项,提供医疗卫生、缴费纳税和司法公正等21类民生服务,首批重点推出“五险一金”、实时路况、掌上公交等20个精品应用……2017年10月上线试运行的福建省统一政务服务APP“闽政通”,已成为市民的“心头宝”。而“数字福建”也成为我国区域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样板工程。
在距离福建一千多公里的雄安新区,同样在用数字化铺就城市底色。《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依托大数据,雄安新区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将成为“城市大脑”,它具有深度学习、自我决策、自我优化能力,通过大数据模拟仿真,制定最优方案,实现科学决策。
在城市运营管理方面,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还指出,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企业与个人数据账户,探索建立全数字化的个人诚信体系;搭建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元普惠计算设施,实现城市数据交换和预警推演的毫秒级响应……
数字化重塑医疗生态
在医疗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利用线下医生碎片时间,为公众提供了大量医疗资源供给,成为推动医改的重要力量。数字化将重塑医疗行为和生态。
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稳步推进。已建成全国异地就医系统,有30多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接入系统,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减少患者“跑腿”和“垫资”压力。全国三级医院全面实现电子病历诊疗,不断开展互联网健康咨询、预约就诊、移动支付等。1万多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已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
此外,医疗信息化服务商可以针对医院提升业务流程效率的需求,通过新产品、新服务创造价值。在实现医院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深度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为临床科研、绩效评价、患者服务等提供更为高效的产品。
在药品销售端,互联网医疗平台为药店贡献了合规稳定的电子处方来源,提升其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需求更精准的消费者;线下药店则帮助互联网医疗平台获取更广阔的线下流量,为其完善药品销售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体验。
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医疗行业数字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地政府和医疗机构将会加大投入医疗领域的数字化建设,将有更多的医疗机构参与到医疗信息化建设当中,而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医疗机构将致力于建设更为先进的医院管理系统,从而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服务。
数字化奏响教育华章
在数字产业当中,教育事业的数字化影响深远。教育事业的线上化和数据化让这个传统行业经历着又一次变革与洗礼。目前,数字化与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教育”方面。
据国内知名第三方数据机构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教育平台专题分析2018》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达到2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3%,但相比线下整体教育行业而言,互联网教育占比仍然较低,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报告显示,互联网教育在政策、技术、用户三方面均迎来了利好阶段。
在政策方面,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部2018工作要点》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国家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智慧教育一步步落到实处。
在技术方面,百度等IT巨头加大投入AI技术的研发力度,AI技术已运用到智慧课堂、辅助课程设计、学习进度和成效分析等多元场景。智能终端的覆盖和更新,也不断提升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说,数字化的教育能构建和为学生提供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包括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各种类型的有利于学习者知识学习,帮助学习者能力和素质提升,促进学习者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学习场所、平台和环境。这种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教室平台,其后台数据资源存储、处理和服务支撑是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前端应用是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以及APP服务,并通过教室无线网络等,实现“云”“网”“端”的数据传输和交流互通,构成以动态学习数据分析为核心的智慧学习支撑环境。
在用户方面,“知识焦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发的用户学习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中高端消费人群占了互联网教育用户消费能力的近六成。在消费升级、知识付费浪潮的大背景下,居民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将会进一步增加。
数字化助力金融转型
数字化带来了普惠金融,而当下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最好时代。
从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提出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数字普惠金融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而政策红利还在持续释放。
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是数字化的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先驱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的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采用信贷员挨家挨户上门拜访的办法,在40年里培育了900万的客户;而现在大的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三年就能建立3000万客户。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借助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数据通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促进了信息的共享,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通过数字金融共享、便捷、安全、低成本、低门槛的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技术,构建起基于数据的风险控制体系,从而全面提升了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数字普惠金融很好地诠释了金融科技的初衷和目标,是让长期被现代金融服务业排斥的人群享受正规金融服务的一种数字化途径。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依托数字技术等金融科技手段,普惠金融规模化发展将成为2018年的一大看点。
数字化加速制造业繁荣
数字化是赋能企业智能制造转型、驱动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著名咨询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产业的增加值会达到18万亿美元。在全球企业促进数字化业务作为它优先级的企业现在在全球占46%。在中国,同样这个企业的数字更高,达到了69%。所以,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全方位渗透,正深刻地颠覆着制造业原有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分布和竞争格局。
从发展路径来看,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装备行业以数字化研发工具的集成应用和基于产品的智能服务为双向突破口,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装备行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创新开展积极探索,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9.8%;原材料行业以强化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为着力点,打造集约高效实时优化的生产新体系,行业智能制造转型趋势显著,石化、大型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分别达到6.8%、18.3%,在各重点行业当中居于前列;重点行业数字化投入产出出现价值新拐点,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指数级加速增长态势,轻工、电子、机械、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接近或跨越中等水平。
诚然,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正在快速推动产业推陈出新,同时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开拓了更多新思路。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