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3D打印为中国邮政发展提供新动能

3D打印在概念建模、原型测试、数字制造方面的突出优势及蕴藏的巨大潜力,为传统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多个行业、领域已成功取得了示范性应用效果。那么,3D打印在邮政领域有哪些适用场景和发展空间,其实际应用效果如何,能否为邮政领域科技研发、工艺设计、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应用初探

带着对这一革命性制造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前景的憧憬,中国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对3D打印的技术原理、成型工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按比例打印组装完成邮件处理中心分拣系统模型。

通过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研究试验,成功验证了利用3D打印机制作邮政设备、产品和物流系统模型的有效性,3D打印技术在邮政领域的应用也渐露端倪:利用3D打印的实体沙盘模型进行项目推介,工艺设计方案会直观展现在客户面前,双方可更清晰、有效地进行沟通;结合3D打印和虚拟仿真技术对客户进行产品、案例介绍,可给客户和潜在合作商留下深刻印象;在员工培训、售后维护及业务生产组织等工作中,均可借助3D打印模型直观展示。

此外,在琳琅满目的展会上,邮政的智能物流设备由于体积庞大,只能进行平面展示,但在3D打印的支持下,这些大家伙也可以“搬”到现场,这样的方式也许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然而,3D打印在邮政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此。

助力科研

与传统铸锻焊和车铣刨磨两种制造技术不同,3D打印不仅为产业升级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更使“制造”这一工厂化作业模式向个人、小团体作业模式发展成为可能。一个人、一部电脑、一台3D打印机,就可以组成一个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商业单元。

在产品研发中,借助3D打印能迅速将创意变为实物,尤其针对复杂结构的制作,可以帮助设计师在研发改进产品的过程中进行早期设计验证、降低错误成本,3D打印的经济性和高效性尤为凸显。

邮科院研发团队在改进分拣机轨道设计工艺的过程中,曾利用3D打印的实体模型进行试验验证,不仅帮助改进了设计,也极大节省了研发费用;在新型邮政智能装备的研发过程中,设计的人脸识别设备固定支架急需制作安装,传统加工制造方式从下单到收货需要至少1个月的时间,难以满足项目研发进度需求,而借助3D打印,仅用不到2小时就制作完成所需部件,如此高效、高精度的打印令研发团队大为惊叹。

这些不仅是3D打印与邮政科研领域的技术碰撞,事实上,3D打印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华丽转身”成为邮政科研的潜在常规技术手段:在“科技引领”战略的指引下,中国邮政以创新引擎驱动企业发展转型,一大批邮政智能物流设备如AGV、无人机、智能终端、高速分拣设备等正在创新孵化中,这些技术从设计到实现,部分关键部件由于高度创新而缺乏与之配套的加工制造工艺,但借助3D打印可快速将工程师的想法进行验证实现,极大地节约了开发时间和制造成本,纵使工程师的想法天马行空,3D打印也能完美呈现。

此外,3D打印能够轻松制造出具有复杂结构的模型,不会产生“边角料”造成原材料浪费;可以按需生产,不需通过提高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预示着3D打印在邮政科研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也将为中国邮政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持。

“智”造未来

2015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讲话中提到:“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国家领导人对3D打印的创新驱动作用的重视,可以预见3D打印乃至整个增材制造产业必将在国内市场得到长足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3D打印已经融入汽车医疗等多个领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3D打印也将对邮政的邮件寄递产生深远影响。试想,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可以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就可以在邮政物流配送中进行制造和组装,这种改变使物流环节的重心从长途运输转移到为“最后一公里”配送上,物流时效性得到提高,库存将大大减少。中国邮政拥有国内最大的寄递服务网络,有能力建立起基于3D打印的分布式制造和物流配送网络。随着3D打印市场的扩大、3D打印服务商的增多和整个3D打印供应链的发展,该业务模式的赢利空间将不断凸显。

不可否认,目前,3D打印存在打印速度、精度、结构强度等技术瓶颈,社会上也存在对3D打印关键技术能否突破的质疑。但随着技术进步,适用3D打印的材料不断丰富,以惠普、亚马逊和Stratasys为代表的公司推出的多射流熔融、移动3D打印和大规模集群化打印等技术,我们在不久的未来,3D打印的技术壁垒终会被打破。

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手段,3D打印将和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形成技术合力,在邮政科研、业务创新的应用中为中国邮政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国产全固态电池自动化3D打印制造平台正式发布
  • 23-07-26
  • TCT对话欧瑞康:与空客、阿丽亚娜集团联手,走向航空航天领域“霸主地位”
  • 23-07-26
  • 超高速3D打印机制造高铁零部件
  • 23-07-26
  • 降本增效近九成! 3D打印为汽车原型验证注入“加速度”
  • 23-07-26
  • 大众汽车安装第二套MetalFAB系统;铂力特与日本ORIX
  • 23-07-19
  • 来TCT Asia,一展尽览「车企3D打印技术应用方案」,快
  • 23-07-19
  • 展商必看 | 关于这些参展前的准备,您都做好了吗?
  • 23-07-11
  • 逐梦苍穹,回顾GE航天航空增材制造之旅,中国航天航空能否弯道
  • 23-07-07
  • 哈佛大学3D打印合成心脏瓣膜
  • 23-07-05
  • TCT亚洲峰会——航空航天论坛→被千人围观的峰会报告!现在预约免门票!
  • 23-07-04
  • 7大类主流的3D打印技术
  • 23-06-28
  • 九月开讲!陈刚教授谈3D打印生物传感器;牙科巨头士卓曼谈3D
  • 23-06-27
  • 你一定不知道,联合利华、花王是如何将3D打印融入包装设计流程
  • 23-06-20
  • 3D打印新闻简报:3D Systems尝试收购Stratasys、Sintratec推出全材料平台、铖联科技完成B轮融资等
  • 23-06-09
  • 宝马的兰茨胡特(Landshut)工厂目前能够自动3D打印大型砂芯,用于铸造高效发动机的气缸盖。
  • 23-06-08
  • “星舰”升空后爆炸解体:航天创新从来不易,3D打印扮演重要角色
  • 23-06-08
  • 特邀上海九院王金武教授团队,解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无限潜力
  • 23-06-08
  • 9月12-14日邀您体验应用驱动变革!「TCT亚洲峰会」20
  • 23-06-08
  • TCT亚洲展:探索3D打印技术的未来
  • 23-06-08
  • 2023 TCT亚洲展预约参观全面启动,邀您提前一览首波展会亮点
  • 23-06-08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