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车辆外轮廓检测仪

目前车管所安检线,综检线,超限检测站,测量车辆外廓长宽高时,基本都是通过人工测量,由于人工测量的原因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一是误差大,车主和政府之间容易造成纠纷;二是增加了车检所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三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人情因素,造成检测的不公正与作弊。现有的检测困扰,使自动车辆轮廓检测系统营运而生,用高科技技术来检测车辆长宽高轮廓更具实质意义。IMI-BES车辆外廓检测(长宽高)测量仪,已大量的使用于广东,上海,浙江,四川,山东,湖南,河南,陕西,山西等区域的高速公路,安检线,综检线,渡口,超限检测站等,为客户量身解决现场各种检测要求,得到一致认可.

一、系统简介:

车辆外廓检测(长宽高)测量仪检测系统(IMIBES-Profile-P1000) , 广泛的使用于超限检测站的车辆超宽超高超长检测,公路上的车辆超宽超高长预警,以及车检所的车辆长宽高轮廓检测。

本产品采用三个高精度二维激光传感器对检测车辆的外廓进行数据点的采集,对通过车辆遮挡情况的采集,综合分析出车辆外廓尺寸长宽高数据。采用德国的激光传感器,其处于国际最先进水平、精度高、采集速度快,采集效率高。整体系统运行稳定,测量速度快,车辆通过完毕即可以实时显示测量的结果。车辆轮廓尺寸自动测量仪是能够适合室内和室外使用,全自动动态测量车长、车宽、车高。测量过程为“通过式”,被测车辆不停车,以正常车速通过测量区域后即获得测量数据,测量效率高;测量误差<1%,高于目前手工测量标准1%;适应环境广,可安装在室外或室内,安装过程简单。

系统有以下特点 :

1.第二代轮廓测量仪去除外加单片机测量, 纯PC操作软件,PC端直接计算,使整体测量结构更加简洁,减少故障率,安装,布线极为简单,达到免维护.

2.全自动测量,无需人为干预:系统可全自动的测量车辆轮廓尺寸,包括长、宽、高度等数据。

3.准确度高: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于1cm , 测量精度高、速度快.系统测量的误差<1%,高于目前手工测量标准1%,车辆通过后10秒内可出结果。

4. 稳定性强:已经安装的用户到目前为止零故障。(时间超过2年)

5. 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由于采用多回波技术,更好的过滤外界干扰,使雨天,雾天等恶劣环境都能准确测量。适应环境广,系统采用“不停车”通过式检测方式,设备安装在室外或室内,安装过程简单。

6. 最大测量高度:以设备支架高度为准。理论上最大可测50m.

7. 最大测量宽度:以路面宽度为准。理论上最大可测22m。

8. 支持多车道检测:最大4车道检测,即同时4辆车并行通过雷达下方时,可以同时检测到4辆车各自的宽度和高度。此功能主要应用于公路车辆超宽超高预警系统。

9. 测量过程和结果可视化,测量的结果可用图片方式保存,方便用户进行查询和核准。

10. 网络化接口,软件系统可与车辆检测网络连接联动,方便控制和数据交换。

车辆轮廓测量仪为车检中心解决了如下问题:

1.轮廓测量仪自动检测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及轴距,大大提高了车检中心车辆的检测速度。

2.由于不再人工测量车辆的长宽高及轴距,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资源。

3.提高了检测精度,降低了人工测量带来的误差。

4.由于是仪器测量,故减少了检测员和驾驶员之间因测量数据引发的纠纷。

图1: 车辆轮廓测量系统整体效果

图2:龙门架安装示意图

车辆俯视图|

轮廓仪3

|车辆侧视图|

轮廓仪4

二、车辆长宽高的检测原理:

雷达安装于监测点上方6-7m处,足够的高度,保证尽可能的扫描到车的全貌,雷达扫描截面和车辆行驶方向成90度夹角。

当车辆头部经过雷达正下方时,系统启动,开始测量,以25次/秒的速度进行扫描,每次扫描返回540个数据。当车尾离开雷达正下方时,结束测量

对扫描返回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每个扫描点的弧度,算出其相应的坐标(X,Y).根据坐标算出每个扫描截面车的宽度和高度,另外要考虑车速对扫描的影响,并根据扫描落差去掉干扰,以及一些经验值的调整,最后算出车辆的宽度和高度

另外一个雷达安装于15米外的监测点,雷达扫描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平行,当被检测车辆进入检测站停稳后,长度数据将通过特定算法直接读取.

车辆轮廓测量系统的主要功能,测量过程及原理:

车辆轮廓测量系统主要用于测量车辆的长宽高、轴数及轴距。

车辆轮廓测量系统由PC,激光雷达,路由器,龙门架相关配件组成。

车辆轮廓测量系统由PC服务器,德国激光雷达(LMS111-S05)、长宽高独立算法、激光雷达支架(龙门架或检测室)、辅助材料等组成。

宽高方向的两个激光雷达设备安装于车检所检测车道的正上方的两边,即一边安装一个(见图1.2龙门架安装示意图),雷达高度6米,其扫描截面和车辆行驶方向垂直;长度方向,测长的激光雷达设备安装于车检所检测车道的正上方6m处(其位置和宽高仪雷达水平距离15米左右),其扫描截面和车辆行驶方向平行.

当车辆经过宽高雷达正下方时,测长仪雷达开始扫描车辆,并将扫描数据通过网络传给PC服务器,当车辆完全通过宽高仪雷达正下方时,测长仪雷达停止扫描。PC端通过特定算法,根据传来的雷达扫描数据计算出车辆的长宽高数据,并且通过网络接口将长度数据传给上位机软件(如车检软件),以此来实现了车检中心对车辆轮廓长宽高的自动检测。

可选检测模块:三维成像模块;轴数和轴距测量;

轴距测量仪由三维图形PC独立核心算法测量获得数据,包括轴数,轴距参数。

侧视轴距图

后视轴距图

三、车辆轮廓测量仪技术参数.

第二代轮廓测量仪的核心部分是激光雷达和PC算法,无需ARM单片机,直接接入检测室PC,下面是雷达和系统的相关参数

激光雷达参数.(LMS111 -S05交通行业专用型号)

使用德国室外激光扫描雷达。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轮廓仪7

1. 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安装集成。

采用多回波技术,更好过滤外界干扰,特别是雨天,雾天将不受影响,测量更可靠 。

2. 具有自检功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采用1级激光,对人体安全无害。

4 .270°扫描角度,更多扫描区域(LMS511是190°扫描)

5. IP67防护等级,保证可以用于户外恶劣的天气.

6. 内部集成加热器,可在-30°温度下使用。

7 角度分辨率达0.25度/0.5度(可调),使数据更准确。(LMS511可达0.1667°的分辨率。)

8 扫描频率达25HZ/50HZ,保证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完全扫描。

9 LMS111扫描的最大距离20米,LMS151扫描的最大距离40米, LMS511扫描的最大距离80米。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网友评论 匿名:
北京市 联通 - MMS网友:#22017-06-14 15:15:18很专业,我是因泰立的,北京因泰立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专门研发和生产激光头的公司,详情我电话18810439566。回复顶()踩()
北京市 联通 - MMS网友:#12017-06-14 15:15:27很专业,我是因泰立的,北京因泰立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专门研发和生产激光头的公司,详情我电话18810439566。回复顶()踩()
相关链接
  • 拉曼聚焦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
  • 23-08-04
  • “您知道吗”完结篇|雷尼绍光栅高级诊断工具ADT系列的妙用
  • 23-08-04
  • 数字化时代仿真教学,真实模拟机床让实训更简单
  • 23-08-04
  • 车身间隙面差高效精确测量,助力汽车感知质量提升
  • 23-08-04
  • 联合磨削集团在 2023 年汉诺威 EMO 展会上展示产品亮点
  • 23-08-03
  • QC20系列球杆仪|为二手机床交易“保驾护航”
  • 23-07-31
  • 走进雷尼绍|最新市场动态
  • 23-07-31
  • 服务专栏|3min带你了解工业CT设备使用的关键要求
  • 23-07-31
  • 蔡司医疗行业质量创新技术交流日成功举办
  • 23-07-31
  • PolyWorks|AR™ 2023新的突破
  • 23-07-28
  • PWCL2023 Workshop1回放:混合现实:自激光跟踪仪以来,大尺寸3D测量领域里的最重大进展
  • 23-07-28
  • 海克斯康受邀出席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
  • 23-07-28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随莲带队调研海克斯康
  • 23-07-28
  • 海克斯康关节臂测量技术问世50年感恩回馈
  • 23-07-28
  • 服务专栏| 零件检测从2天到2小时,看看这家德国公司做对了什么…..
  • 23-07-27
  • 赋能高质量发展,自动化加快测量周期
  • 23-07-27
  • 客户成就 | 蔡司光学测量,为高品质卫浴带来全新可能
  • 23-07-27
  • 三维扫描用于检测:三维扫描仪是明智之选吗?
  • 23-07-27
  • API Radian激光跟踪仪助力Siemens Graz高效测量机车车辆转向架系统
  • 23-07-25
  • 拉曼 | 聚焦前沿光谱技术与应用
  • 23-07-24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