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经李克强总理签批正式面世,明确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9大任务、10大重点领域和5项重大工程。在9大任务中穿插了5大重点工程。5大重点工程的设立意义在于对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
其中的第一项工程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旨在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工程设定了具体的量化目标。即: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往往是靠规模,虽然规模已经很大,但是很多都是委托加工,虽然号称是世界工厂,利润率实际上很低。所以要转型升级,所以要通过创新,在全球制造业分工中起引领作用,而不是仅仅的代工生产。为此,《中国制造2025》才提出了,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同时,必然存在一些市场无序竞争或者不能自我完善的工作,这方面就需要在国家层面体现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凝聚各方资源来推动,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引导示范企业加大创新发展。
以往,同行业内的企业之间在市场上是互相竞争的关系,某个企业有了创新之后,就申请专利、申请标准,对之保护起来,不让其他企业去模仿。所以,“标准化”对“创新”是一种制约,也就是,市场竞争遏制了行业整体上的创新。而在德国“工业4.0”中,路演出“研发”+“行业支持”+“标准化”=“创新”的方程式,令许多业界人士颇为震惊。
在传统制造业时代,标准决定着产品、决定着市场取向。所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企业将专利和知识产权申报为标准成了制造业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最佳途径。标准成为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的最高体现形式,制造业的经济利益更多地取决于标准,渐渐地,标准也越来越多地蒙上垄断色彩。正因为如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无视信息时代的客户需求的差异化,不再符合新的互联网思维和未来制造业思维。
当然,如果只有创新而没有跟进的标准化,那么创新成果就很难转化为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过度强调标准化,则容易形成垄断化的管理体系,从而扼杀创新。那么,如何处理“创新”与“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优化创新模式呢?德国工业4.0中其实给出了一个答案——行业整体层面的合作创新。
工业4.0在分散的价值网络上实现横向互联,并进行实时管理。从用户下订单开始,直到产品交货物流,贯通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与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和生产能耗管理等信息系统,帮助工厂实现产品的短期上市、更高的生产灵活性和资产利用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可控的风险。这样一来,首先,用户参与“研发”互动,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其次,智能工厂通过互联网网站接受个性化定制产品的生产订单,通过Facebook、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工具征集合作生产设备或合作伙伴,从阿里巴巴平台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成品交货之后,系统自动通过网上支付进行销售结算,形成跨领域的“行业支持”。最后,技术成熟、产品定型之后才开始“标准化”。从而,使得制造业具备了更好的弹性和柔性,使得标准化与多样化并存,形成“研发” “行业支持”+“标准化”=“创新”模式,保障“大规模定制”等模式的实施,促成既能适应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又能享受大规模生产优点的目标达成。
这种行业整体层面的合作创新,既保障了标准化,又化解了企业的单打独斗,对我国中国制造2025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很大的启示——引导行业整体层面上的创新。同时,未来是智能制造的时代,是“互联网+工业”的时代,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需要有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产业研究经历,既懂机床、自动化等工业,又懂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跨界人才来引领。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