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工业4.0”迈进,或实现“工业4.0”,并不是简单的添置机器人设备,推进数字化、无人化工厂,提升信息系统水平。必须把它和企业的战略定位、经营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必须使其成为提升长期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中国制造强国的理想能否实现,中国制造业在“工业4.0”的全球竞争中能否缩小与现有制造强国的差距并最终领先,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关键还在于中国制造业中的千千万万个企业。之所以说现有的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就是因为中国的大量制造企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处于产业链的不利位置。对它们来说,“工业4.0”是竞争能力提升的契机和条件,但同时也是与其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实际上,由于大量的制造企业技术基础、管理基础以及专业人才团队过于薄弱,“工业4.0”很可能成为阻止其存活的门槛以及使其淘汰的标准和机制。“工业4.0”我们怎么办?这是许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关切的重大战略问题。
向“工业4.0”迈进,或实现“工业4.0”,并不是简单的添置机器人设备,推进数字化、无人化工厂,提升信息系统水平。必须把它和企业的战略定位、经营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必须使其成为提升长期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在此,提三条战略性建议:
第一,通过价值链运动方式的转变驱动生产制造体系逐步向“工业4.0”递进。
所谓价值链运动方式,是指企业从理解顾客需求、进行产品企划和研究开发,到组织生产供应、实现产品销售、提供售后服务,整个创造价值过程的形态和循环。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企业的价值链运动方式出现了 三种形态:
一是大规模制造。以福特汽车为典型例证。其特点是:产品同质化、生产规模化;依据“规模经济”法则降低成本并把竞争优势定位于“成本领先”。在需求量急剧放大的市场环境下,“大规模制造”迅速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使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走进了普通家庭。
二是规模化定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较以往复杂,细分的需求集合增加,且差异明显。在此背景下,产品的品类、品种亦会增加,“规模化定制”成为回应市场的基本方式。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定制”是个性化、差异化、扁平化(顾客直接与供应者交往)的,但多种多样的产品总体上看又是有一定批量规模的,柔性制造、以顾客订单驱动价值链的模式由此生成。典型的例证是丰田汽车和戴尔电脑。
三是个性化定制。即“定制”从一定的“规模”进一步向高度个性化、差异化方向演进。最极端的状况是:一个顾客即一个主体,每个顾客的需求均有差异;每个顾客极微小的需求量即构成了一个订单。整个价值链的结构和运动方式与“规模”基本无关而与“范围”(品种和订单众多)相关。制造体系必须高度柔性,必须能适应宽阔的品种及订单范围,必须能高效率地实现品种切换和敏捷回应。正是到了“个性化定制”阶段,“工业4.0”才有了用武之地。没有“个性化定制”的急迫要求,“工业4.0”不会如此快地出现。因为只有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智能工厂”才能产生“范围经济”:品种众多但制造成本不增、制造效率不减。这一模式的典型例证有青岛的“红领”服装以及家具企业“尚品宅配”等。
对中国一些制造企业而言,首先需从经营战略角度知道所处产业和市场是不是具有“范围经济”的规律和趋势(总的来说,大部分市场领域都显现出“个性化”趋势,只不过程度不等)。如果确认“是”的话,则从“个性化定制”要求出发,调整、安排价值链结构和流程,提升制造体系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开始导入“工业4.0”要素。这样做,制造体系的升级换代,和顾客价值创造紧密结合起来了,“工业4.0”也就有机地嵌入了企业的经营模式。
第二,通过“位置移动”实现“制造高级化”目标,将“工业4.0”作为支撑和保障。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处于不利的产业和产品“位置”:低的产业链位置、低的产品位置和市场位置(也就意味着低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有人据此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和日本、德国相比落后50-100年。这固然有些耸人听闻,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所谓“位置移动”,是制造业升级成长的一种战略,系指从产业链下端的加工、组装位置向上游延伸,进入上游的零件、部件和材料领域;从技术含量低的加工环节向技术含量高的加工环节渗透;从某一领域的外围性(周边性)产品向核心产品递进;同时,从较低层级的市场空间逐步上移开始面向高价值顾客。例如我国芯片制造基础差、起点低,只能从技术含量低的封装行业起步。当经验、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进入上游的晶圆加工环节,并逐步上移至芯片开发环节。就芯片产品而言,又可以从外围的应用芯片入手,逐步延伸至平台型的核心芯片。就某一类芯片而言,则可以从低层级的目标市场转至高层级的目标市场。
“位置移动”意味着工艺、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工业4.0”的应用提出了要求。根据“移动”的方向、步骤、路径和力度,企业可以逐渐提升制造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从而使“工业4.0”变成一个有清晰战略目标牵引的、具有操作性的过程,成为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石。
第三,面对人口结构的压力及挑战,将“工业4.0”作为缓解不利局面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制造类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随着老龄化加剧、新生代劳动者(“90后”)成为产业工人主体,劳动者接受很低报酬、在恶劣的环境中艰苦工作的局面将逐渐消失,再也不会有50后、60后、70后乃至80后那样的吃苦耐劳、生活勤俭的劳动者群体了——他们是我国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英雄。相对于父兄辈,“90后”劳动者群体文化素质较高但自主性更强,吃苦耐劳精神有所不足。在此背景下,制造企业尽可能“少人化”成为必然选择,这也是许多制造企业导入“工业4.0”的最直接动因。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高运行效率,继续保持成本优势,是许多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以上三方面建议,有一个中心思想是:中国制造企业“工业4.0”的导入和发展,必须以战略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顾客价值为导向,以及以经营为导向。偏离这些目标,搞一些“盆景式”的、“可参观”的形式主义项目,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于事无补,反而浪费大量资源,错失宝贵时机。鉴于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的现状,“工业4.0”的推进,将是一项长期、艰难、复杂的任务,不可能“跨越式”发展,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对于很多制造企业而言,还要先补“工业2.0”、“工业3.0”的课。
中国“工业4.0”推进的主要障碍在于缺少智能自动化装备的供应商,尤其缺少解决方案(软件以及其他知识产品)的供应商。中国证券市场上少数几个机器人企业、“工业4.0”服务企业,股价被炒上天,是这种稀缺性的间接体现。因此,通过对外合作方式,培育一批“工业4.0”硬件、软件的供给和服务平台,是我国制造业的当务之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