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2015年1-2月广东医械进口数据:同期减少19.1%

【编者按】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各科技大国,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介入门槛较高。


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广东省进口医疗仪器及器械(以下简称“医疗器械”)5.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19.1%。

一、今年1-2月广东省医疗器械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月度进口呈下降趋势。今年1月份广东省医疗器械进口3.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8%,环比减少54.8%;2月份进口1.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1%,环比减少45.5%。

(二)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为主导。今年1-2月,广东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医疗器械4.2亿元,减少18.3%,占同期广东省医疗器械进口总值的81.5%。同期,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0.5亿元,减少20.8%;加工贸易方式进口0.4亿元,增长19.9%。

(三)民营企业进口占据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均有所下降。今年1-2月,广东省民营企业进口医疗器械3亿元,减少7.3%,占广东省医疗器械进口总值的57.2%。同期,国有企业进口0.9亿元,减少41%;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3亿美元,减少18.7%。

(四)美国、欧盟、德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地。今年1-2月,广东省自美国、欧盟、德国分别进口医疗器械2.3亿元、1.5亿元和0.8亿元,分别增长9.6%、减少45.4%和减少41.6%;自上述3个来源地进口合计占广东省医疗器械进口总值的90%。

二、今年1-2月广东省医疗器械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国家政策鼓励成为最大推手。自2013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鼓励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已发布18个,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疗器械行业实现了政策松绑,此外,我国加快了在政策上对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以及国产化的扶持力度,今年还启动了第一批国产医疗器械遴选,政策红利将加速国产化进程。

(二)基层医疗改革改将推动基层医疗市场对国产中低端医疗设备采购。根据医改方案,国家卫计委会同国家发改委将投资1000亿元,支持建设全国约2000所县医院、5000所中心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装备开展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工作,将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随着医保覆盖面扩大和基层看病报销比例的提高,“以药养医”体制正在被纠正,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将迎来快速发展。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国产医疗器械近年来飞速发展,2014年的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已经占到药品市场的17%。但我国现有的1.5万多家医疗器械企业,仍以“多、小、散、低”为主,高端医疗器械基本上被国外垄断。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技术沉淀和积累不够,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造成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而缺乏原始创新能力,是制约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高科技产品初露头角,却因制度观念受歧视。经过多年的在产业和企业层面的积累,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已经在部分细分领域逐步建立一定核心竞争能力,初步具备从低端向中高端突破的实力。但由于患者和家属常要求使用进口医疗器械、医疗机构长期偏重于使用进口设备的观念,再加上招标定价上国产和进口器械同质不同价的制度原因,部分国产高端医疗器械遭受歧视,严重挫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国内医疗器械评审和监管人才队伍严重不足。2012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348家,经营企业185575家,而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监管人员2459人,专职人员966人,经营监管人员3683人,专职人员1158人,即每个专职生产/经营监管人员要承担27家生产企业/160家经营企业的监管任务。另外,注册审评人员力量不足也是制约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一大瓶颈。据了解,目前全国负责医疗器械注册的工作人员仅103人,各省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人员约有200人,其中,国家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技术审评人员仅60人,距有效完成承担基本任务的需求相距甚远。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