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工业4.0:看看美国是如何阻截德国的!

【编者按】工业4.0由德国率先提出,迅速席卷全球,各个国家都在部署属于自己国家的工业4.0。


我们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发源于美国和德国,两个国家都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贵,在各个方面不相上下,尤其是科级领域。但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一个是战胜国,获利最大;一个是战败国,受伤最深,从此,两个国家再也不可相提并论,你走你的阳关大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后来美国主导了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世界霸主。而德国直到现在,还是一直在默默的努力。

但是,似乎美国一直在谁邂逅德国。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德国又逐渐追了上来,在工业4.0的探索方面,最具前瞻的国家就是美国和德国,而且在工业4.0这条道路上,美国和德国是相向而行:一个自上而下,一个自下而上,竞争在所难免,交手是必然的。更何况两个国家还有那么深的历史渊源,可谓狭路再次相逢,两强相遇勇者胜,这次较量值得一看!

最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是德国,当时是在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是相关协会先提出的一个初步概念。随后在2012年2月份,美国正式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从此踏上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道路,可见美国人的行动力。到了2013年4月,德国政府才正式推出了《德国工业4.0战略》,成了德国的一张新名片,并迅速全球掀起了“工业4.0”概念的热潮。

首先,这两个民族的习性很值得对比一下:

创造性VS严谨性

德国是以严谨和认真而著称,而美国更加注重创新和实用。

所以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激励+绩效,文化模式是:灵活+创新。在美国一项发明是否被企业接受,关键在于它能否在现实中加以应用,能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实效。所以在美国很多人在家里面就可以上班,企业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你能够完成你的职责就行,当然如果能创造性的完成工作,那就完美了。

这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体现在在美国的各个方面,正是因为创新和实效,美国的企业非常务实,很有杀伤力。

我们前面说过,美国人一边用笑话嘲笑德国人的严肃和认真,一边感叹世界上认真的民族也是最有希望的民族。再来看看德国人吧,德国的员工在工作时不会有半点懈怠和马虎,德国人讲求踏实,万事都从诚实可靠着眼,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

这种民族习性不仅表现在行为上,也可以在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再比如中国讲究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本质是崇尚道和德,讲究极高明而道中庸,为人处世不偏不倚,这是一种处世之道,所以中国人的注意力往往不在产品本身。体现在企业上就是,营销比产品重要,比如时下我们最爱提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营销之道。

正因为有如此多样的民族习性,所以世界才无论什么样的民族习性,都得面对一个大潮,那就是世界的多元化,先来看看美国。

个性化、多元化

跟世界上其他林立的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是唯一没有经过封建社会的国家。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没有沉重的封建包袱。

美国人向往自由,自由精神是美国的旗帜,是美国梦的核心。

美国人总会会千方百计争取自由,整个美国的自由就是通过独立战争从英国人手里争夺的;美国西部牛仔的开拓进取也是一种勇于冒险的自由精神,自由女神像更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

美国的很多文化都是自由衍生出来的,比如包容、开放、多元化等等。而“个性化”首先是美国大力推进的。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个性要比组织色彩强烈。而且这种“个性化”的趋势在美国制造业得到体现。一些专注于通过信息技术使得生产工程高效化、专业性的小规模手工制作的制造业,在美国很多地方开始涌现。它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柔性的定制化服务,凭借优越的设计,与大量生产形成差异化竞争,而且越来越受欢迎!

实际上,不仅美国,我们看看自己身边的变化也能感知这一世界趋势。生活里的很多产品开始趋向于个性化、定制化。一方面人们对于自我越来越关注,另一方面人民的要求越来越细致,标准化产品很难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而这一切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生产力的进步催生了世界的多元化。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那就需要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也就是说在工业制造中,必须有柔性的的一面,用这种柔性去无限满足或趋近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冰冷的机器是不可能具备这种特征的,只有融合了数据、信息,机器才能表现出“善解人意”的一面,有了“柔情”才有柔性。所以,工业4.0的本质就是工业的深度信息化,我们身边的产品不断地在信息化,比如各种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等……

这就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制造企业要能够不断地将人们需求转化成信息,根据信息做出反应,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通过快速重组、动态协同来创造产品,这既可以减少产品投放时间,还能增加了市场份额。同时还能够分担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设备投资费用等,减少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制造企业还要能够将各种信息集成与共享,发现更有价值的信息;

所以在未来,谁能掌控信息的主导权,谁就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从企业角度来讲,谁就能获取更大、更长期利益。而美国在1994年就提出《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的报告,(美国国防部为促进21世纪制造业发展而支持的一项研究的成果)其主旨就是以“灵敏制造”取代“先进制造”,可见美国在这方面觉悟的更早!

美国“工业互联网”

工业4.0在美国不叫工业4.0,而叫“工业互联网”,它将智能设备、人和数据连接起来,并以智能的方式利用这些交换的数据。在通用电气的倡导下,AT&T、思科(Cisco)、通用电气(GE)、IBM、英特尔(intel)已在美国波士顿宣布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以期打破技术壁垒,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

另外,作为一个未来的潮流,工厂将通过互联网,实现内外服务的网络化,向着互联工厂的趋势发展。随之而来,采集并分析生产车间的各种信息,向消费者反馈,将从工厂采集的信息作为大数据通过解析,能够开拓更多的、新的商业机会。对硬件从车间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服务、解决方案的价值。

美国因为有着Google、、IBM等IT巨头和无数的IT企业,所以在大数据应用上较为积极,非常重视对社会带来新的价值。Google不断将制造业企业收购至麾下,就是希望掌握主导权。同时,作为美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一个代表,GE公司也开始加强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从车间采集数据,进行解析,提供解决方案,开拓新的商业机会。

水木然点评:与德国的工业4.0相比,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范畴更广阔。它企图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形成开放而全球化的工业网络。相比德国西门子的“工业4.0”,通用电气的“工业互联网”方案更加注重软件、互联网、大数据等对于工业领域的颠覆。所以德国强调的是“硬”,美国注重的是“软”,而这种柔中带刚的“软性”实力,恰恰是工业4.0这条食物链的最上端!却也是美国最为擅长的!

因此,美国一直企图在工业4.0的上游活动,对德国形成拦截。就是体现了面向系统的思维模式。位于价值链上游的企业为了汲取附加价值,不应面向零部件,而应面向系统来掌控市场。GE的核心技术就是系统,该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向能源系统公司转型,如今,那时积累的成功经验无疑将应用到GE大力推广的医疗服务等领域之中。

美国的工业4.0究竟多具延展性呢?通用电气向第三方用户和软件商开放了Predix工业互联网新软件平台。可容纳包括从飞机发动机到医疗核磁共振设备在内的任何系统和机器的数据,可实现远程管理,并与客户现有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结合,这种平台扩张起来是非常吓人的!

水木然点评:可以这样回顾和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了国家之间对于原料的争夺,以扩张领土为主要目的,这叫“世界大战”。第三次工业革命引发了国家之间对于石油等重要生产资源的争夺,以金融和经济为主要方式,叫“和平演变”。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引发国家之间对数据和信息的争夺。可以说,以后谁掌握了终端数据,谁就掌控了全球!这叫“未来战争”!“工业4.0”将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究竟归工厂(德国)所有、还是归软件制造商(美国)所有?所以,以后国家与国家的争夺不仅仅只表现为领土纠纷,更表现为数据和信息的霸占,一个国家的领土被随意霸占,那叫任人宰割;一个国家的数据被霸占,那叫任人掌控。永远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通用电气

“工业互联网”是通用电气提出的概念,通用电气的历史可追溯到托马斯·爱迪生,他于1878年创立爱迪生电灯公司。1892年,爱迪生电灯公司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成立通用电气公司。通用电气还是自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设立以来唯一至今仍然在榜的公司。

通用电气这家百年企业如今新生焕发,成为美国新工业革命引领者。很多美国媒体甚至称美国版工业4.0实际就是通用电气的“工业互联网革命”。

根据通用电气的预测,在美国工业互联网能够使生产率每年提高1%-1.5%,未来20年将使美国人的平均收入提高25%-40%,工业互联网将为全球GDP增加10万亿-15万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美国。

截至目前,通用电气已推出24种工业互联网产品,涵盖石油天然气平台监测管理、铁路机车效率分析、医院管理系统、提升风电机组电力输出、电力公司配电系统优化、医疗云影像技术等九大平台。

不得不提的是,通用电气这家公司跟战争一直有不解之缘。两次世界大战中,这家公司大发战争财,迅速成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在无线电方面居于统治地位,1919年成立一家子公司,即美国无线电公司,几乎独霸美国无线电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使通用电气公司的业务和利润急剧增长……

通用电气在国外逐步合并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英国、西班牙等国的电工企业。不仅是电工企业,其旗下的业务已经涵盖:金融、融资、能源、医疗、基础设施、媒体、交通、高新材料、保险集团等各个重要领域,而且很多领域的水平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实通用电气其实就是一个扩张平台,是一个扩张帝国,这也是新时期的“帝国主义”,这种境况让各国对这个国家不得不“另眼相看”。

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要拼命的发展“物理信息系统”的根本原因!

德国“物理信息系统”

首先,德国意识到了美国“工业互联网”背后潜伏的危机。因为德国工业中的CPU、操作系统、软件以及云计算等网络平台几乎都由美国掌控覇权。尤其是近年来,Google越来越多的进军机器人领域、研发自动驾驶汽车、Amazon进入手机终端业务,开始实施无人驾驶飞机配送商品等等,美国互联网巨头正在从最上端的“信息”领域加速向下端的“物理”领域渗透!显而易见,这种行动和趋势早晚会统治整个制造业,德国怎么能坐以待毙?

德国工业4.0的核心是“信息物理系统”。德国正在通过“信息物理系统”竭力阻止信息技术的侵入,因为这些会干扰其在制造业的支配地位。德国希望通过这套系统从下而上快速的的侵占制造业,直至占领顶端的信息和数据系统!从而实现“智能工厂”。具体手段就是通过传感网紧密连接外界现实世界,将网络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运用于现实世界中。企图将设计、开发、生产等所有流程的数据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

德国正在不断的升级“信息物理系统”,使它成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智能工厂”,让生产设备因信息物理系统而获得智能,而到那时,云计算和大数据就不过是制造业中一个被利用的对象,美国就会被边缘化。

大家看明白了吧,一个在入侵,一个在反抗,但是对美国和德国而言,你很难说清谁是真正的侵略者。因为美国是自上而下的侵略,德国是自下而上侵略。这种入侵的本质是一种科技扩张,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其它领域扩张,谁的科技领先,谁能代表更加先进的生产能力,谁就能扩张成功,这就是新时期的“侵略关系”!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网友评论 匿名:
北京市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 MMS网友:#12015-01-27 13:54:18美国最近对工业4.0这一概念宣传很低调啊,并没有看到他们去怎么刻意的达到工业4.0。在说了这是德国人提出的一个概念,为什么任何国家都想往这个概念上爬?回复顶()踩()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