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等原因,由投资 和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是经济向后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投资领域将发生重大改变,1、国家将重点扶持包括机器人在内 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等原因,由投资 和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是经济向后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投资领域将发生重大改变,1、国家将重点扶持包括机器人在内 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从政策上看,人均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升,从人口结构和市场供求看,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短缺导致 劳动力成本提高;3、规模效益和进口替代驱动自动化设备采购成本趋势下降;4、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内生需求。 从美日机器人发展历史看,全球机器人市场已进入平稳增长期。根据IFR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17.9万台,同比增长12.33%, 行业总产值约为275亿美元,创历史高峰。汽车和电子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多的领域,合计占比高达59%。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占全球市场份额约50%,两家 日本公司垄断机器人减速器70%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 美国虽是世界首个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地,但由于美国当时失业率高而导致政府没有采取 有力的机器人引导和扶持政策而错过了机器人的黄金发展期。日本由于战后劳动力短期政府积极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并恰逢日本经济繁荣期,固定资产投资加速使 得日本成为世界公认的“机器人王国”。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显示:1、劳动力短缺及成本上升是机器人产业初期发展的最主要内生因素;2、政府扶持在机器人产 业发展初期同样扮演重要的角色;3、工业机器人行业作为价格昂贵的投资设备,其快速发展与制造业投资密切相关;4、发达国家机器人行业发展后期主要依赖于 全球扩张。 我国机器人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机器人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处在发展初期: 1、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3.7万台,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远低于国际水平,2012年全球平均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55台,而我国仅为21台,是日本的1/16,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2、从应用领域看,国外企业主要生产价值量较高的机器人且应用领域比较集中(汽车占50%),而国内机器人则主要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价值量普遍偏低; 3、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尚不完善,国内没有能够提供规模化且性能可靠的减速机等核心部件企业,本体核心技术被外资垄断,只有系统集成商依靠本土优势发展迅速。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