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广泛,民营企业难入高门槛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之一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风电领域又有新动作。

  日前,该集团在内蒙古投资的东方电气呼伦贝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开工奠基。据悉,东方电气呼伦贝尔新能源项目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配件组装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组装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配件400台(套),项目计划2011年年末投产,达产后年可新增工业产值32亿元。

  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全国只要稍微有点风电资源的地方基本上都被瓜分完毕,大多数都是被国有电力企业给圈走了,民营企业也有一些,但比例很小。因为无论是风电设备制造还是风场建设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国有电力企业凭借良好的政府背景而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形成良性循环。但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不足,他们未来面对竞争压力将非常巨大,很多民营企业目前处境已非常尴尬。

  风机市场竞争惨烈

  据10月13日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显示,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380万千瓦,全球排名第一,累积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二;2010年,全球每3台新安装的风电机组,就有一台在中国。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期,以每年1000万千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计算,我国风电装机将达到9000万-1亿千瓦,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也将达到1.5亿千瓦。据业内权威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远超过目前初步规划的1.5亿千瓦,达到2亿-3亿千瓦。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风电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有一大批民营风电设备企业被挤出这个领域。从2008年以来,风电整机千瓦招标价基本以每年1000元的速度下降,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3%-4%,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那些无市场、无技术、无资本优势的三无风机企业,被整合的命运将不可避免。同时,按照国际行业规律,一台风电机成本完成回收最快也要4到7年,在国内估计要在10年以上,所以很多企业会出现成本还没有收回前就已经不存在了的情况。

  业内人士指出,在未来的2到3年时间内,国内现有的80多家风电设备企业,顶多可以存活15家,其中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不是被兼并就被淘汰。目前无论是机型还是价格的竞争都已经白热化。尤其是最近这半年,已呈现疯狂态势。本来利润已经非常薄,很多民营企业已经不赚钱了,尽量少亏钱才能维持生存。

  目前,国内五大国有电力集团基本上都在风电领域有投入,以前没有参与进来的国有企业,现在也都开始涉足。如此一来,民营风电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小企业离高门槛较远

  今年3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共同起草的《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根据征求意见稿,《准入标准》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新建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以上、年产量100万千瓦以上所必需的生产条件和全部生产配套设施;企业进行改扩建应具备累计不少于50万千瓦的装机业绩;新建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应具备5年以上大型机电行业的从业经历。

  目前国内的风机整机制造商超过80家。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马学禄表示,工信部的风电设备准入标准是比较高的。从目前我国的风电整机现状来看,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整机制造厂商不超过10家。

  据了解,金风、华锐和东汽是目前风电设备生产的3家龙头企业,这3家企业已经占到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华锐新增装机容量349.5万千瓦,金风新增装机容量272.2万千瓦,东汽新增装机容量203.5万千瓦,3家企业合计825.2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市场的59.7%。而其他生产企业新增装机容量最高还不到80万千瓦。

  业内专家表示,《准入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剧国内整机制造企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强的企业将更强,弱的企业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被兼并组合。

  据了解,在2005年之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风电制造商,且规模小、技术落后,风电场建设主要依赖进口。但在“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这一政策的鼓励下,各地争相上马风电项目,中国成为国际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风电装机第二大国,但中国企业仍欠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所用的风电、太阳能的关键技术基本都是国外的,无论是质量标准、认证体系,还是设备制造技术,基本上都照搬国外。中国大部分企业并不具备核心技术,仅是充当组装厂功能。

  2009年8月底,风电设备制造业被国家点名产能过剩,并在10月份列入十部委的六大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黑名单”中。在此背景下,也就难怪国家会制定这么高的门槛。

  风电并网仍是瓶颈

  从资源条件来看,中国的风力主要集中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负荷小的西部地区。大规模向电力负荷较大的东部地区输送,需要长距离的输电,这不仅会使电网投入加大,也会给其安全性带来巨大的冲击。

  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日前表示,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出,西部地区在“十二五”期间规划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厂,这些设想主观上是好的,但未必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由于新能源的利用率较低,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是大规模集中建设、远距离输送,还是小规模地分散、就地消化,或者两者结合?

  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辉向媒体表示:“今年一季度,我们风电弃电达3亿度,而全国风电总共发电量也才5亿度。”由于风电上网受限,风电场遭受重大损失。

  过去一年多来,随着内蒙古、东北、甘肃、河北等地风电开发规模逐渐增大,风电的接入电网和运行限电问题日益突出,风电并网运行问题已成为风电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的最大制约。

  “风电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全盘的发展规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由于缺乏对风电设备制造、风电场生产运营、风电上网等进行全盘考虑的规划,导致风电产业上下游衔接出现问题,“各搞各的,最后互相扯皮。风电上网问题,就是其中的典型”。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官员表示,要在全国11个省(区)开展风电开发规划、市场消纳和输电规划研究工作,加强风电开发与电网的协调发展。有效解决2015年9000万千瓦和2020年1.5亿千瓦风电的输送和市场消纳问题。这就意味着,2020年前,仍将是中国风电的“高速发展期”。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