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中国汽车海外并购应量力按需而为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欧美的产业转移步伐从汽车零部件外包,逐渐演化为整车厂出售,这个庞大而重要的工业基础正在分崩离析。难怪抄底海外的呼声如此之大,从客观条件上讲,这部分资产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是大势所趋。连从未造过汽车的腾中重工都想收购悍马,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路径越发清晰可见,北汽在2009年收官之时,也爆出了冷门。

  12月14日,北汽宣布已与瑞典萨博汽车公司完成了相关知识产权的收购工作,其中包括现款萨博9-5、9-3等三个整车平台和两个系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所有权以及部分生产制造模具。北汽认为本次收购是中国车企通过海外并购案中,最直接有效建立自主核心技术的案例。

  中国汽车业的对外开放进程充满了争议。有人认为“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是失败的,结果既没有换来技术又丢失了技术。这个观点有失偏颇。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销售95.53万辆,占轿车总体销量的29.45%,已接近2011年超过30%的目标,这个比例要高于日、德等其他系车型所占比例。在1.6L以下的轿车市场,奇瑞、比亚迪、吉利、华晨、长城等占有绝对优势。中国汽车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成长起来了。当然,问题仍不少,比如在技术和品牌上的劣势,在中高端市场上产品缺位等等,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自主品牌的汽车如何发展,根本动力在于技术。无论通过自我创新还是外部获取,都是可行的途径。而在引进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显然是赶超的优先选择。而品牌则很大程度依附于技术水平,过度强调快速打造世界性汽车品牌反而欲速则不达。中国企业在抄底过程中,一定要看清楚、想明白,选择适合自己的胃口和能力的资产,切忌慌乱和急躁,更不可贪功冒进。

  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第一波发生在2003年至2005年,第二轮是在2006年至2008年间。在操作中既积累了经验也收获了教训。

  2004年10月,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这是国内车企第一次以控股方身份兼并国外龙头汽车公司,被看作是中国汽车业跨国经营的标志性事件。

  在并购双龙的5年时间里,上汽累计投入42亿元人民币,本以为可以借此迅速提升技术,利用双龙的品牌和研发实力,加快实现自主品牌汽车生产的步伐。结果由于劳资纠纷,整合陷入困境,在技术转移方面也受到双龙对其“盗窃技术”的指控,最终不得不放弃双龙。

  中国企业在整体收购海外企业之后,因缺乏无力整合而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运营能力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海外并购的方式存在贪大求快的问题。

  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上汽、南汽2005年收购英国罗孚汽车。上汽目前的两个自主品牌荣威和名爵(MG),均是在收购品牌罗孚(Rover)的基础上研发而来,在目前市场上,荣威是自主品牌中最高端的产品之一。上汽有可能借荣威实现自主品牌的突围,迎来爆发式增长。

  上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中国汽车企业无疑是一个启发。在整体收购整合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未必不是明智之举。对北汽而言,收购萨博是一条以“时间换空间”、“师夷长技以制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北汽以14亿瑞典克朗(约合1.97亿美元)的代价,获得了涡轮增压技术“鼻祖”萨博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核心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北汽的技术水平。有人质疑收购的三大平台全套技术已经过时,并未包括最新车型平台、最新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对于在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部件上缺乏自有技术的中国车企,需要有一个技术逐步提升的过程。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未必就是适合国内企业吸收消化的对象。

  技术收购应该以适合为目标,循序渐进。萨博虽是全球汽车行业的二流品牌,但其出色的动力性、安全性及舒适性有口皆碑。在中国收购的国外汽车品牌中,目前为止以萨博的品牌技术含量最高。而且业界认为,此次购买的资产优于上汽购买的罗孚知识产权图纸。收购资金只是整体收购的一个零头,而且不用承担原企业的人员、工厂负担。

  吸纳技术、购买设备,依靠自身消化后加以利用的海外并购模式,对于中国企业具有借鉴价值。北汽、上汽描画的中国汽车海外并购的线路图日渐清晰:抓住机会购买最需要的产品、资产品牌与技术,加强自主品牌的发展,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国内的低成本,实现优势互补,轻装前进,快速突袭,实现赶超。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