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经济复苏计划中,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要进行大规模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因此在一夜之间风靡全球。中国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智能电网由“IT+特高压输电”双剑合璧而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由我国自行设计的首条特高压输电工程,目前已经安全运行超百天,这意味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获得成功。
北电南送开局
“中国的智能电网是以智能和技术为依托,全面体现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6个环节。”国家电网公司研究室主任葛正翔表示,中国的智能电网首先是一个坚强的电网,其中,具有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功效的特高压电网技术,将成为核心环节。
作为示范,我国自主研发、建设的晋东南-南阳-荆门全长640公里、1000千伏特的高压交流试验工程,按商业化运营要求,从合闸到现在,一直稳定运行。超强的系统装机容量,可将丰富的晋南电力,随时供应至线路所及地区。目前,该工程已经通过国家环保、科技、国产化、档案等专项验收,我国的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也因此建立。
在整个特高压工程布局中,晋东南-南阳-荆门线只是开局。根据国家电网下一步规划,到“十二五”初期,国家电网建成“两纵两横”特高压骨干电网,将陕北、晋东南煤电基地的电力输送到华中、华东地区;将蒙西煤电基地电力送到华北、华东地区;将西南水电送到华中、华东地区。
“采用特高压加快能源基地的电力外送工作,不久就会付诸实施。”葛正翔向记者介绍,今明两年,预计用于特高压电网的投资大约为830亿元,按计划工期,特高压电网的传输容量接近3亿千瓦。另据中国科学院首席能源问题专家武建东介绍,我国今年将新增3000亿左右的投资,对现有的电网进行升级。
葛正翔透露,有了特高压输电的技术支持,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之前,将完成规划与试点工作,在2010年到2015年大面积推开,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为此,国家在特高压输电方面的投入将超过6000亿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两年前规划的投资额度。
顶质疑而上
在特高压电网的步步推进之时,质疑的声音也随之四起。
首先是大电网的安全隐患。为分散风险,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建设分布式电网,美国、俄罗斯甚至放弃发展特高压电网,相比之下的中国,似乎在逆潮流而动。
“中国发展特高压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力学教授卢强向本报记者介绍,欧洲国家建设分布式电网,是在电网快速发展之后,在电力电量总体平衡且增长较慢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我国,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76%分布在西部与北部地区,8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部地区,但75%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能源资源与生产力逆向分布,使得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已成当务之急”。
此外,以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电力专家杨名舟为代表的反对者认为,特高压工程会强化电网的垄断,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初衷相悖。
“无论上不上特高压,电网的自然垄断属性都客观存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文亮作出回应。他表示,电网与铁路等网络型业务相似,具有自然垄断属性,所谓打破电力垄断,主要指在发电、售电等环节,对电网环节,更多的是发挥经营的规模效应,“这是国际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共同做法”。
外界的质疑,并没有影响工程的实施和计划。在5月21日召开的“2009年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明确表示,政府未来将加大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特高压技术发展步伐。
削减电价负荷
事实上,特高压输电技术一直受政府支持和鼓励,在刚刚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要加快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自主化水平。
“政府支持特高压输电技术,为我国长期以来的煤电矛盾提供技术路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谢振华5月27日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煤电矛盾依然胶着,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煤炭运力紧张,而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变输煤为输电,更能解决因运力瓶颈导致的煤电价格倒挂。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上网标杆电价差别较大,在内蒙古和新疆等产煤地区,上网电价不到0.30元/千瓦时,浙江、上海等地已超过0.46元/千瓦时。如果通过特高压电网送电,那么落地的电价比运煤到华东等地建厂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还要低3-8分钱。
特高压电网的低输电成本,也有利于消纳用电负荷。
资料显示,去年中国各门类用电中,仅输电、配电和用户端的损耗约9%,线路损耗约3000亿千瓦时,折合1.5亿吨原煤,这也就意味着,有近数千亿元人民币的电源投资打了水漂,由此说,发展超导输电和智能电网,是情势所需。
“但是,并不是特高压电网投产,电价就一定会下降。”谢振华表示,一方面,销售电价由上网电价、输配电价、线损和政府性基金四个部分构成,单纯的输配成本,仅占其中一部分。另一方面,目前的电价矛盾,形成原因很多,无论是去年8月20日火电上网电价的单边提高,还是“市场煤、计划电”的管理体制,对电网企业来说,巨大的压力尚在滚雪球之中。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blueai.net.cn。
- 暂无反馈